南宋皇族隐居晋江七百年:一个王朝的千年遗梦
星塔村,古韵悠悠,民风淳朴,是一个有着700年历史的皇族村。
一种源自中原的宫廷文化
他们影响了晋江民俗民风
如果没有700多年前赵宋宗室迁入晋江,今日的晋江会是什么样?或许这里的人们,听不到古老的南音,也就见不着考究的婚丧喜庆礼仪。
宋室南迁泉州,赵匡胤嫡系皇族来到晋江,也带来了中原的宫廷文化。不少宗室随带戏子家班以及永嘉杂剧等,在家中大肆演戏歌舞,以供娱乐。戏子家班多由童龄男女组成,晋江人叫做“戏仔”,又叫“七子班”。这些音乐同闽南地方音乐互相渗透融合,孕育出南音来。有些家班流散民间,与下南戏、上路戏同时存在,互相影响,又逐步演化为梨园戏。“七子班”也因此称为“小梨园”。
文史专家粘良图说,至今流传富有地方特色的南戏(梨园戏)、南音、南拳(太祖拳),是由移民晋江的赵氏宗室带来的;而晋江一些民风民俗,如婚丧喜庆注重礼仪,讲究气派排场,也与当年赵氏皇族生活的影响不无关系。
据《南外天源赵氏族谱》载,南宋亡后,叛将蒲寿庚大灭晋江赵氏皇族,以至于后来的皇族后裔制定了53条《家范》,吸取教训,警戒子孙“家庭中不得夜饮妆戏、提傀儡娱宾,甚非大体。亦不得教子孙童仆习学歌唱戏舞诸色轻浮之态”。
一个王朝的千年遗梦
青阳成了闽台赵氏寻根祖地
千年弹指间,多少往事烟雨中。青阳山下,是昔日皇族贵胄之地,可在元军的追杀下,这群龙子凤孙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当年的青阳,赵氏是名门望族,如今这里的赵姓却一户不剩。据查考,晋江现有两支青阳赵氏的传裔,一支在安海星塔村,有2000余人;另一支居住于金井双柄,人数不足200人。翻阅安溪、惠安、南安、金门、澎湖等地的赵氏族谱,便可发现这几个地方的赵氏族人大多来自青阳。
20年前,一个旨在寻亲睦族的泉州赵宋南外宗正司研究会成立,星塔村也有老人参加。后来,他们年纪大行动不便,渐渐与研究会失去联系。5年前,吴鸿希与这个赵氏宗亲会接上头,星塔这群赵氏后裔才再次走进公众视野中。
吴鸿希很珍惜自己与台湾乡亲的往来。2008年的秋天,吴鸿希家中迎来了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台湾省赵氏宗亲赵秋荣、赵文华等人,他们对一下族谱,惊喜地发现都是源自青阳赵氏。
“宋末元初,为避元祸,青阳赵氏族人纷纷外逃,有的迁往金门、澎湖等地。”吴鸿希说,现在台湾赵氏从宋太祖算起已经有四十来世,而青阳赵氏支脉迄今只传到三十多世,目前晋江姓赵的人十分少见,当台湾同胞以及各地赵氏宗亲到青阳寻根时,往往无功而返。这几年,在泉州赵宋南外宗正司研究会的搭桥牵线下,星塔村成为台湾乡亲寻根问祖的重要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