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满意促家园和谐 泉州社会管理创新亮点纷呈
东南网-福建日报10月8日讯(记者 包骞)建立社区涉外调解室,将涉外纠纷化解在社区内;设立“老人义务互助小组”,为空巢老人筑起温暖的家;成立创新社会管理基金会,确保综治维稳长效化……近日,记者来到泉州,所到之处都可感受到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新变化。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创新方式,围绕着共同的目的:百姓满意了,家园和谐了。
一
10平方米左右的调解室,窗明几净,墙上挂着7块制度牌,每块制度牌都以中、英文标注。这里是设在泉州丰泽街道霞淮社区的全省首个社区涉外调解室——“东来涉外调解工作室”。
记者刚踏进调解室,一位浓眉大眼的年轻人迎面而来,他叫林东来,是该社区调委会主任。谈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林东来既觉得自豪,又觉得有压力。“社区内现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50多名外国人,由于语言、习惯和风俗不同,这些外国人在生活中难免与当地人产生一些纠纷,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泉州形象。”林东来说。
凯伦来自英国,是一家外国公司驻泉州的代表,租住在霞淮社区。今年4月3日,他向社区求助,反映房东拒绝退还押金6000元。
凯伦说,去年11月3日,他与房东陈先生签订了一份为期半年的租赁合同。合同到期后,他要求陈先生退还押金并办理退租手续,但陈先生却说他弄坏了出租房里的沙发和地板,要求用押金赔偿。而凯伦认为,沙发与地板在其入住时就已有破损。
了解情况后,林东来找来律师及时介入,通过组织双方多次沟通,建议采取协商方式解决。最后,调委会综合双方意见后,作出了让他们满意的调解:陈先生退还押金5000元,另1000元作为房屋维护费。
林东来告诉记者,这两年,由他牵头调解的涉外纠纷就有16起,最终都能达到双方握手言和的效果。
二
从德化县城出发,汽车在盘山公路绕行1个多小时,来到南埕镇许厝村大山深处的几户人家。
“多亏了‘老人义务互助小组’,我家的农田才不会荒芜。”80岁的留守妇女王阿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王阿婆孤身一人待在家,唯一的孙子在外打工,春节才回家,家中所有的粗活和农活,都压在了她肩上。2009年,阿婆突然中风,卧床不起。不过,她家的农田却并未荒芜。在“老人义务互助小组”的帮助下,田里种上了时令蔬菜,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我生病时,一日三餐全靠互助组的兄弟姐妹们。他们挑水挑柴、帮着养鸡,还在我的地里种上菜苗。”阿婆感激地说。
“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空巢村’,全村有100多名留守老人。”74岁的周文配是许厝村老人协会会长,他介绍说,为解决留守老人的生产困难、生活单调、情感孤寂等问题,村里老人协会决定成立“老人义务互助小组”。互助小组由全村留守老人中身体健康、热心办事的32名老人组成,他们与71名需要帮助的老人保持密切联系,开展结对互帮互助活动。
对一些经济比较困难的老人,互助小组发动成员、村民捐资,还为病患户、子女入学困难户等解燃眉之急。不仅如此,互助小组还编写了250多首歌谣,在村里进行移风易俗、安全卫生、护林防火等宣传。
- 2012-09-29社会管理:把准内涵做实举措 再创晋江新经验
- 2012-09-28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会议 在晋江召开
- 2012-09-27晋江社会管理创新 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
- 2012-09-27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 “晋江样板”呼之欲出
- 2012-09-25泉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让城市生活越来越舒心
- 2012-09-20石狮社会管理工作61个试点项目走上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