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泉州境内古道 昆坂古道50年前仍商铺林立 2013-10-14 08:14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
时间倒回上世纪60年代初,从德化通往尤溪、莆田的公路尚未开通,人们往来于三地之间,只能走古官道——一条用青石板铺就的山间古道。 |
【公路时代】 公路兴起 古道没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方式逐渐从徒步、马匹、轿子,转变为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穿山越岭的古道,越来越赶不上时代的脚步,随着公路的兴起,渐渐归于沉静。 民国年间进入公路时代 最早公路在惠安 清末,汽车、火车开始在中国大地奔驰,泉州在民国时期,也进入公路时代。 1923年以后,惠安民办公路局修建惠安县城关至洛阳和城关至仙游县枫亭路段。1925年,泉洛汽车公司建成泉州至洛阳路段。民国15年,华侨陈清机创办的泉安汽车公司又建成南安县水头至小盈岭路段。1927年,华侨蔡琨灿创办的泉官水汽车路公司修建泉州经南安县官桥至水头路段,于1931年建成,与水头至小盈岭路段衔接。至此,福厦公路经泉州辖区路段全线修通。 为了抗日 自毁福厦公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阻止日军内侵,福建当地政府奉命自毁福厦公路。 抗日战争结束后,联合国救济总署和当时的政府救济总署于1946年10月组成福厦公路复路工程处,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协助修复公路。同年11月动工,后因财力困难,工程停顿。直至第二年7月,经国民政府交通部批准,将这一路段列为国道,费用改由政府负责。至年底,勉强修复通车。 1971年 开始铺设渣油路面 新中国成立后,福厦公路由华东支前公路修建委员会福建指挥所第一工程处负责整修。路基宽度为7.5~9米,沙土路面,桥梁多数是单车道临时性桥梁。以后历经晋江地区养路段整修、改造,路基拓宽至12米,泥结碎石路面。 1971年9月,从惠安县涂岭开始铺设渣油路面。至1990年,全段路基宽12~15米,渣油路面宽9米,永久式桥梁51座2256.3米,其中最长的泉州大桥848.5米。达到二级路标准的有30.5公里。 国道324线 原名福昆公路 福昆公路自福建省福州,经广东省广州、广西南宁至云南省昆明。福昆公路泉州市辖区路段桩号为“141公里+750米”至“241.1公里+60米”,即自当时惠安县涂岭镇经洛阳镇、鲤城区、晋江县华洲、南安县官桥镇、水头镇至小盈岭,全长99.31公里。 这就是原福(州)厦(门)公路泉州市辖区的路段。 福昆公路1981年编为国道324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