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看泉州”翱翔32分钟 收获东海湾200幅美景
第一次航拍,在空中飞了32分钟
东南网10月20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曾小琴 吴月芳 陈冷冷 谢向明 田米 文/图)“起飞了,起飞了”,当双人伞翼飞机缓缓飞上泉州市区东海上空时,地面上的围观人群一阵欢呼。
昨日上午,由海峡都市报闽南版、闽南房产网联合策划的航拍纪录片——“空中看泉州”,正式在东海开拍。本报摄影记者谢向明随机上空,32分钟的飞行时间内,拍下200多张环湾新城的美景。不过,由于风力加大等天气缘故,看天吃饭的航拍计划,当天只好暂时收工。
今明两天,若天公作美,双人伞翼飞机将再次起飞。与此同时,闽南网记者也将飞机从准备到起飞、着陆全过程录制下来,航拍结束后,将与海量航拍照片一同奉上,供广大读者一饱眼福。
【起飞前】起降点选址 风向建筑都要考虑
昨日清晨5点半,迎着晨曦,本报及闽南房产网记者从报社出发,直奔航拍首站——东海。
约7点,航拍公司载着仪器,出现在东海市民广场。飞行员四周打量一番,观察风向后,说了句“事不宜迟,赶快到那”,随即带领一行人来到丰海路对面一在建道路工地上。
国家级滑翔伞动力伞教练员、湖北省航空运动协会副主席李玉俭解释,航拍是否成功,除受天气影响外,起降选址也很重要。市民广场虽开阔,但风有些侧,且周边数栋建筑及树木会影响风的走向,起飞稍有偏差,就可能出现撞击。相对来说,该工地净空好,空旷无建筑等障碍物,适合起降。
架好机器后,工作人员上前,鼓足劲用手摇动起飞机的螺旋桨。李玉俭说,跟汽车启动预热一样,飞机也得预热,摇动螺旋桨是助力预热。
约莫预热七八分钟后,出于安全考虑,飞行员梅俊宏独自驾驶飞机,进行尝试性飞行,感受空中风力。
现场,李玉俭还给大家宣传飞机科普知识,介绍起飞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整台飞机结构衔接性、检查油路电路、预热、冷热系统无碍后,检查高压包和火花塞的衔接、加油、热车试车,油使用的是97号汽油。
从空中往下看,泉州沿海大通道(丰海路)犹如长龙盘踞
【飞行中】擦眼泪按快门 拍下200多张照片
本报摄影记者谢向明是这次航拍计划的摄影师。起飞前,飞行员梅俊宏先与他商定空中交流要如何比划手势,以及飞行路线和拟拍摄的建筑物等,如晋江流域、洛阳江流域、晋江大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东海院区等。
流程定好后,谢向明带着相机坐到飞机副座。考虑到他是第一次搭乘这种飞机,梅俊宏特别叮嘱,刚才试飞时发现气流有点强,如果呆会儿感觉难受,试拍几张照片后就着陆,下次再拍。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一阵轰鸣声,飞机缓缓滑行起来,飞机离开地面升起的刹那,晃动有些厉害,众人的一颗心也跟着悬着,但很快,飞机就恢复平稳,然后在空中盘旋,慢慢消失在众人视野中。李玉俭称,起飞时的晃动,是因为风从侧面吹来,因此飞机要通过地面滑行,调整伞翼。
32分钟后,飞机安全着地。面对众人关心,向明说,由于身靠发动机,刚起飞那刻,身子晃得较厉害,还真有点怕,但紧张感很快就过去,俯瞰泉州,他也赶紧拿起相机。受机身部件的影响,拍摄角度受限,他必须通过手势和飞行员示意前进、后退、高升、下降,选择最好角度。因为风大,迎风拍摄时眼泪不自觉就出来,必须一次次地挤干眼泪,再对焦,再按动快门。虽然难度大、时间不长,但第一次航拍,还是拍了200多张照片。
从空中看,宽阔笔直的东海大街相当霸气
【飞行后】今明天公若作美 航拍计划将继续
当天下午,原本计划航拍泉州古城。上午航拍结束后,李玉俭、梅俊宏与本报记者等人,立即讨论下午拍摄的区域,开着车寻找起降点,并决定在顺济桥下的体育公园内起飞,因为那里距离古城近,而且是难得比较空旷的区域。
下午3点半左右,梅俊宏等人开始起飞前的准备工作,反复调整零件安全及伞翼角度,等待起飞的最佳时间。遗憾的是,下午江滨南岸的风力时大时小,不利于飞机的起降和飞行安全。等到下午5点多,风力稍微平稳时,光线又略显不足,航拍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今明两天,若天公作美,航拍计划将继续,届时将有更多泉州美图,供大家欣赏。
摄影记者、本次航拍摄影师谢向明
【航拍日记】
凌晨5点的泉州,天还没亮。闹钟刚响,从床上爬起却丝毫不觉得费劲,洗漱一番后就挎上两部相机出门,在泉州师院门口等同事。
原定6点的活动,闹钟有意提早一个小时,我想用充裕的时间再好好准备一番,再查看天气,再检查一次相机,再沟通联系等等,一切就绪后,心情犹如石头落地一般的踏实。不过,计划有时赶不上变化,因航拍公司的双人伞翼飞机未到位和起降点选址改变而延迟飞行计划,我们只能耐心地等待。
此次执行空中飞行任务的飞行员叫梅俊宏,有着15年的飞行经验,成熟且老练。经过安装调试后,他自己一人上空试飞,感受飞行条件。当动力开启,螺旋桨快速旋转所产生的推力,在短短的几秒钟时间,让双人伞翼飞机离开地面,摇摆晃动着跃上空中,在他的操控之下,显得有惊无险。
接下来,我将随着他在上空飞行。毕竟是第一次航拍,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看着远处的测风筒在风中飘舞,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这玩意儿到底安不安全?几分钟后,飞行员下来,问我有多重,两部相机加起来多重,最后他建议带一个机身上空即可,能减少重量就尽量减少,简短的问话,让我心里更紧张了。
一旁的航空运动协会秘书长、福建通航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文风看在眼里,走过来对我说,“动力伞还是很安全的,你放心吧!”
没有体验,又怎么能知道?我在梅先生的指导下坐进后座,面带微笑回应同事们给我的祝福。当动力再次急速旋转,我两只手紧紧握住两旁的横杠,任凭一股强力后推的急流,摇晃着将我送上天空,我离地面越来越远,同事的身影也越变越小,高空带来的震撼视野,让我的意志从摇晃中清醒过来。
当双人伞翼飞机越过东海湾高层上空,往东,远处泉州湾入海口尽收眼底,在建跨海大桥的全貌依稀可见;往西,晋江那蔚蓝的江面,两岸的楼群群起彼伏,环湾城市全貌即入眼帘。我的双手情不自禁地松开紧抓的横杠,抓起相机,透过呈像孔取下一张张美图。从紧张到放松,就在那一两分钟。
双人伞翼飞机的发动机在空中发出轰鸣的声音,我与梅先生的交流是困难的,我们在地面已经有约定,用大拇指来传达飞行的方向与高低,经过在空中一段时间的配合,我们显得十分默契。梅先生在地面虽然不苟言笑,在空中却时不时用手指指着地面的一处处美景,让我快拍,还会回头冲我笑一笑,让我在空中再次感受到东北人的耿直与憨厚。
【航拍解密】何时拍摄最合适?
第一次航拍,只持续半个多小时,但已令围观者兴奋不已。当众人期待第二次起飞时,却被告知“风变大,上午拍摄只能到此”。
遗憾的同时,也留给围观者一个疑问,何时才是最适宜的拍摄时机?吴文风称,根据他十几年的飞行经验,晴天的清晨和日暮是最佳时间点,这两个时间点气流平稳且阳光柔和,很适合摄影。比如昨日日出时间是6:05分,航拍可以在前后一两个小时内进行,日落时间是17:40,航拍可以提早到16:00进行。不过,一切都得要天公作美,因审批、天气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前段时间台风搅局,原定的航拍计划直到昨日才如愿。
李玉俭也称,太阳光越大,产生的热气流就像开水锅里翻腾的水泡,而此时上空的飞机,就像水泡中的帆船,较为危险。
伞翼飞机怕什么?
空中有鸟飞翔,偶尔也可见气球飘浮,是否会影响伞翼飞机飞行?李玉俭称,这种机型飞行速度一般只有45至50公里每小时,飞行较慢,不怕鸟,也不怕气球。不过,它最怕的是风筝。因为风筝线缠绕时,会割裂伞翼,影响飞机的平衡,带来一定的危险,而气球的体积较大,则不怕缠绕。
空中如何交流?
空中交流并不简单,李玉俭称,同机两人虽挨得近,但各自戴着头盔,飞行时如要交谈,需按对讲机按钮,这会影响飞行员操作。所以飞行时,同机两人一般用专用手语沟通,比如摄影记者要下降,只需先拍下飞行员的肩膀,拇指向下比划;若拇指向上竖起,则意味着起飞。
一次拍摄能多久?
李玉俭说,飞行时间即续航率,主要受风力的限制,这次航拍有摄影记者随行,因此还需考虑他是否会头昏。一般而言,每次飞行一个半小时较为合适,如时间太长,担心人会晕。
能飞多远?
双人伞翼飞机重360斤,发动机产自奥地利,是世界上绝大多数轻型飞机专用发动机,整台机子造价30多万元,风行原理与飞机一样,逆风起降。
指着机翼,国家级滑翔伞动力伞教练员、湖北省航空运动协会副主席李玉俭称,机羽翼有三种类型,即软翼、硬翼、旋翼,这架飞机属于软翼类型,平时所乘的客机是硬翼,直升机则采用旋翼。飞行员梅俊宏说,这款机型一般飞行直径范围为15至18公里。
- 2013-10-18秋意渐浓时 美人树正娇
- 2013-08-16带您发现不一样的大自然
- 2013-08-16城市的蒸汽SPA
- 2013-08-06打锡街环卫工冯师傅:落叶妙 不忍扫
- 2013-07-29清源山上 蝶影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