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土楼养着鸡鸭,有的甚至成为鸡舍鸭棚。
专家说法
那么,泉州土楼与永定、南靖的土楼相比,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特色?日前,记者分别邀请了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和泉州市文管所文博研究馆员黄真真予以解读。
闽南传统建筑的一朵“奇葩”
陈建中说,除了安溪龙涓的几座圆形土楼外,泉州的大部分土楼为方形楼,而永定、南靖的土楼也以圆形为主。
陈建中认为,泉州与永定、南靖的土楼相比各有特色,分别代表着各自的建筑技艺。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声名显赫,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泉州土楼与闽南古大厝的建造工艺息息相关,土楼也属于闽南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土楼的彩绘、雕花、斗拱等,都饱含着闽南传统建筑的特色。可以说,泉州土楼是闽南传统建筑的一朵“奇葩”。
黄真真也认为,泉州土楼体现了闽南建筑的特色,例如永春巽来庄外边看是一座土楼、里边却“藏”着一座古大厝,土楼的石雕、木雕等都很有“闽南味”。
陈建中还认为,泉州土楼建筑在防御方面有很强的科学性,值得当世借鉴和研究。同时,土楼对各个时期闽南的社会生态、家族文化等,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侨胞和台胞的“精神家园”
“泉州的很多土楼还属于涉侨、涉台的文物,许多土楼的后人如今已移居台湾或东南亚国家。”黄真真说,对于这些土楼的后人来说,土楼不但是他们的“根”、“精神家园”,也是他们寻根谒祖的活动场所。这一点也在记者的采访中得以证实,例如安溪西坪镇的聚斯楼,如今楼主的后人只有1000多人住在当地的村落,但有3万多后人已移居台湾台北等地。
此外,泉州的不少土楼还有侨胞和台胞的“身影”——这些土楼曾是由侨胞或台胞出资维护的,即使他们已离开泉州,但心中的挂念始终未断。
不过,泉州的土楼与永定、南靖等地的土楼相比,在开发旅游方面也有一定的劣势,主要是因为建筑过于分散,给保护或开发专题旅游带来了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