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12只闽南异兽走红网络
创作者为内蒙女孩,根据闽南语想像绘成
12只异兽全家福
□早报记者 林志安 文/图
近段时间,12只闽南异兽走红于微博、微信,“欢夕”、“巴肚妖”、“水渣貊”……每一只异兽都代表一个闽南人最熟悉的声音。
让人意外的是,这12只闽南异兽的形象,竟出自一位29岁内蒙古女孩陈瑶的画笔,她来泉州7年了,这个创意来自不懂闽南语的她对这些闽南常用语的无边联想。当朋友说“靠妖”,她就会问“‘靠妖’是什么?是一种妖怪吗?”
听朋友解释后,陈瑶终于知道真正含义,但她每次再听,还是会往之前所联想的方向去想像,久而久之,脑海浮现出怪兽:“肖渣貊”、“画虎兰”、“靠妖”、“冻尾雕”、“妖貅”。2012年年底她创作完成这5只闽南异兽图,许多人在微博中跟帖分享更多可供创作的闽南语词汇。今年8月,陈瑶完成12只闽南异兽创作,增加“欢夕”、“巴肚妖”、“林狈”、“麻龟”、“靠妖”、“山枭”、“京蜥”7个新形象。
喜爱泉州文化的陈瑶还将火鼎公婆、拍胸舞、惠安女、蟳埔女等元素融入其中。“比如说 ‘水渣貊’,是漂亮姑娘的意思,想到了用当地真的很美的蟳埔女,蟳埔女非常出名的就是簪花围,我就把簪花围运用在这个地方。基本上每只异兽都有闽南文化的元素,‘麻龟’用的是高甲戏的丑角,‘冻尾雕’用的是拍胸舞的人物,‘肖渣貊’则是火鼎婆。”
陈瑶和她老公苏海滨在同一家动漫公司,苏海滨是泉州南安人,对这些闽南语很熟悉,知道老婆的创作想法后,非常支持。在创作中,陈瑶负责画图,苏海滨负责配发文字。“无论是闲晃在厦门鼓浪屿,猫街泉州南俊路,抑或造访漳州南山寺,甚至在台北忠孝东路,你都会发现耳边常常出现像‘巴肚妖’、‘水渣貊’、‘冻尾雕’、‘画虎兰’、‘靠妖’、‘林狈’这种似物非物、亲昵又陌生的声音,他们究竟源自何所,意在何为,鲜有人探究它们的‘真相’。”
12只闽南异兽在网络公布后,微博上有80多万的阅读率、近3000的转发量,在微信上也是广受赞扬。有个在外地的闽南人深夜看到,眼泪都掉下来了,说看到“巴肚妖”就想起了家乡的面线糊。
对12只闽南异兽,有人喜欢,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说其中不乏一些较低俗的闽南语,恶搞有伤体面。对此,陈瑶说自己想要实现的是“严谨的里子,调侃的面”,用轻松的方式去传播正能量,去激发人们对闽南文化的兴趣。接下来她计划创作Q版的闽南异兽,而泉州美食和泉州十八景也是她今后的创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