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厦深铁路特别策划:泉州深港情缘 不能不说的故事

qz.fjsen.com 2013-12-16 08:38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厦深铁路特别策划:泉州深港情缘

泉深港 三地缘深

香港泉州人参与创造“亚洲四小龙”奇迹

从太平山顶拍摄的香港夜景。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勤奋工作,成就了香港的繁华,这些人里,有不少是泉州移民者。

早报讯(早报记者 蔡紫旻 实习生 周培菁/文 潘登/图)今年11月,香港第二贵豪宅易手,砸下7.4亿港元买下它的,是普衡律师事务所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主席李曙峰,他是泉州洛江马甲人。

据泉州市侨联统计,目前在港澳的泉籍乡亲有76万人。泉州与香港在历史上,有许多不能不说的故事。

厦深铁路本月底正式开通,这条快速铁路通道,让泉州与深圳、香港的时空距离缩短了一半以上。对于普通市民而言,“早上在泉州吃面线糊,下午到深港喝下午茶”的愿望将真正实现。

四代人 见证变迁

■讲述人:郑先生 身份:一九七八年移民香港的泉州人

从上世纪60年代算起,正好半个世纪,郑先生一家四代人途经广东,移民香港的经历,不仅反映了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更反映了泉州、香港、深圳三城的时代变迁。

泉州与深圳同为侨乡,与香港的渊源何止半个世纪。然而承接上世纪70年代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历史转折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香港的经济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泉州华侨历史协会副秘书长刘伯孳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大量青壮劳动力移民香港,给正要腾飞的香港注入了一股活力,成为香港经济起飞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郑先生一家四代人的移民经历,无意之中契合了香港与深圳,尤其是香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转折点。

更多的赴深圳、赴香港的泉州人,则通过他们讲述的泉、港、深“三地书”,分享着泉州人与香港、深圳的不解情缘,以及厦深铁路对于泉州的重要意义。

香港西贡,一位阿婆在渔船上清理小鱼,这情形与泉州蟳埔阿姨剥海蛎壳非常相似。

[第一代] 移民会夫 租住闽南人聚集地

郑先生的母亲上世纪60年代移民香港,主要目的是与在菲律宾的丈夫会面。“那个年代,中国和菲律宾尚未建交,父亲和哥哥在菲律宾做生意,母亲一直在泉州照顾我们,去香港,就是为了方便与父亲见面。”郑说。

郑先生回忆,1972年之前,获批移民香港的人大多是因为婚嫁,尤其是女性以会夫为由,申请移民。

郑先生的母亲乘车到达广东珠海的拱北口岸后,再乘船到香港。母亲到香港后举目无亲,一开始在闽南人聚集的北角租房子居住,郑先生的哥哥从菲律宾寄生活费供母亲生活。后来,母亲将房子买在了香港铜锣湾。

郑先生说,“以前香港房价不高,将近100平方米的房子也就六七万元”。

[第二代] 语言不通 国内精英到港当搬运工

1978年,时年40岁的郑先生和儿子办好了移民手续,清早从石狮乘坐巴士,当晚抵达广东普宁,在普宁过夜后,第二天搭乘巴士到达深圳。“一张车票50多元,包括坐两趟巴士、过夜住宿费以及饭钱。到达深圳时,通常是第二天下午了。”郑说。

没有国道和高速公路的时代,郑先生去香港只能选择颠簸的赤土路。

“那个年代申请移民香港,必须有直系亲属在港才能批准,比如夫妻、父子、母子,而我是因为妈妈在香港。”郑先生回忆,1978年那一年,很多泉州人就是以此方式移民香港。

和那个年代去香港的很多泉州人一样,拥有大学学历的郑先生只能依靠体力活养家,“那时候,去香港的泉州人真的是一切从头开始。再高的学历到了香港也没用,一不会说英语,二不会说粤语,除了到码头当搬运工,在工厂、酒楼打工,根本没有其他出路”。

由于语言不通,郑先生依靠老乡介绍,成为码头搬运工,一直工作到退休,“头几年熬得非常辛苦,按照当年规定,申请移民到香港的人,每个人只能兑换20元港币,在香港吃顿饭,便宜的2元港币,大部分移民者只能先借宿在亲戚家,打工挣钱后再租房子,有积蓄后买房”。

“当年,香港的工资比泉州高很多,我在香港一个月1000多港元,而在泉州,本科毕业生每月工资60多元人民币。虽然工资高,但是在香港的房租、生活费用比泉州贵了不少。”郑先生说。

于是,香港租金相对便宜的北角、红磡等地,成为泉州人的聚集区。

[第三代] 夜校过了语言关 工人变文员

1978年,郑先生的儿子与父亲同一年去香港。跟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郑先生一家人无法实现在香港立刻团聚的愿望,“家里先移民一两个人过去,在香港立足后,再慢慢申请其他家属到香港”。

赴港后,郑氏父子到香港移民局报到,按当时规定,移民者第一年不能回大陆,居住满七年整才能成为正式居民,而现在,人们只要申请临时身份证,就能离开香港。

郑先生的儿子移民香港时只有十六七岁,他的英文还难以应付日常交流,只能在工厂打工。于是,他一边打工,一边到夜校进修英文,几年后,开始在写字楼里当文员,并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一路从低级文员做到高级文员,有了稳定而较轻松的工作。

“会说英语,能听得懂说得清广东话,才有可能逃脱体力劳动的命运。否则,不论你学历多高,都只能做体力活。”

当年移民香港的泉州人,能在北角找到家乡的感觉。由于北角聚集着大量闽南人,在那里做生意的商人们也都要学说闽南话,“移民香港的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听不懂广东话,商家卖东西给他们,必须会闽南话”。

[第四代]土生土长接受港式教育

郑家第四代在香港出生,接受香港的英文教育后,能够听说英语,而粤语环境下成长的他们,跟其他香港孩子没有任何区别。

“香港的幼儿园、中小学校都要开设普通话课程,所以他们毕业后,会有更好的适应性。”

郑先生退休后,常常往返于泉州和香港之间,由于经常途经深圳,他见证了泉州、深圳、香港三地几十年来的发展。越来越好走的路,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以及不同城市之间越来越高的开放度和包容度,都让他感慨。

“告别转车去港时代,我开始坐直达车到深圳,由于路况越来越好,我去香港花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如今有了厦深铁路,到时我一定会试试看,搭铁路快线花的时间短多了,这将是我未来往返泉州、香港的重要选择。”

“早些年去香港,我们不会说广东话,有些人明明听得懂也会说普通话,可就是不用普通话跟我们对话。回归后特别是近些年,大陆人去香港购物、旅游人数越来越多,不仅店家都说普通话了,香港连招考公务人员都把会说普通话当做条件之一。”郑先生说。

泉深港 三地缘深

香港街头,古老的有轨电车和人力单车依然还在运行。

■讲述人:小玉

身份:定居深圳10多年的全职妈妈

融入深圳生活

期待高性价比铁路开通

10多年前,小玉为了工作,第一次到深圳。她在泉州搭乘大巴,到深圳罗湖汽车站下车,全程8到10小时,“去深圳的大巴挺方便的,晚上在车上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就到了,如果是赶着办事的人,第二天下车后就能去谈事情,一点也不耽误时间”。

在深圳,小玉与泉州老家的姐妹们一起生活、工作。她先是打工,有了积蓄后,在深圳的电脑城开店卖电脑。

后来,小玉嫁给了深圳人,有了可爱的儿子。

如果不是与泉州同乡寒暄时说着闽南话,说一口流利粤语的小玉与周围的深圳人已经没有区别:带孩子,拿着用深圳本地户口办理的多次往返港澳通行证,她可以无限制地往来于深圳与香港之间,采购年货或为儿子买衣物。偶尔,泉州的家人会托她买一些香港才能买到的药品、保养品带回来。“在香港购物,有汇率优势,相当于打八折,很多服装品牌打折力度也大,常常能买到五折甚至更低折扣的服装。”

小玉往返泉州、深圳两地选择搭乘大巴,“早起的大巴车票,我买过最便宜的才100多元,现在是200多元,而打折机票拿到手最低也要七八百元,对我们一家人而言太贵了。所以我一直关注着厦深铁路。”小玉说,如果开通后的厦深铁路购票方便,每日车次多的话,那么她回泉州省亲,一定会选择铁路。

厦深铁路示意图(黄晖/绘)

■讲述人:郭先生

身份:国际著名品牌泉州分公司经理

“量身定做”的铁路经停站点

郭先生是国际著名品牌泉州分公司的经理,集团总部在香港,生产基地在惠州,泉州分公司的很多客户在闽南和潮汕地区,他经常奔走在泉州、汕头、惠州、深圳和香港之间。

每次出行之前,郭先生都要斗争一番——到底是乘飞机还是自己开车?从泉州出发,若是乘飞机,只能先到深圳,再倒回惠州等地,而开车的话路途远,人容易疲惫。

所以,对于厦深铁路,郭先生一直牵挂于心:“这条铁路什么时候才能开通?”他还常向消息较灵通的亲友打听情况。

对他而言,厦深铁路的经停站点,包含了他经常往来的潮汕、惠州、深圳等地,几乎是“量身定做”。

在香港,再小的店都要有中英文。

■讲述人:小艺

身份:2005年起在香港读书3年,工作4年的白领

高性价比交通工具够诱人

2005年,考上香港大学的小艺在厦门大学读书一年后,正式开始她的港大学习生涯,毕业后,她在香港工作了4年,选择回福建工作。

“在港读书3年里,我都从泉州坐大巴到深圳,再从罗湖口岸到香港。大巴车程约8小时,通关约半小时,算上其他时间,到香港要10小时以上。”在香港居住超过半年后,小艺办理了非永久身份证,此后从罗湖口岸过关,她可以走香港居民关口,过关时间约10分钟。

“大巴花费的时间比飞机多得多,但胜在便宜,车票200多元,节假日贵一点也就300多元,对于在港读书的泉州学生而言无疑是最佳选择。”工作后,小艺选择乘飞机往返于泉州、香港,往返机票税后1500港币,直飞香港也就1个小时。

厦深铁路相对于飞机,票价便宜多了,相比于汽车,则更为高效省时,对于学生而言,具有很大诱惑力。

■讲述人:蒋先生

身份:持通行证在港照顾外孙女的老人

不用转车一路到底的通畅

蒋先生夫妻俩这几年大部分时间在香港帮女儿带孩子,由于港澳通行证每三个月一签注,蒋先生和妻子至少三个月会回泉州一次。

蒋先生和妻子的泉州、香港旅程,即将完整地经历大巴、飞机、动车三个阶段。

“以前从泉州到深圳,坐车到罗湖站下车要8到10小时,在车上过夜后,抵达时约为清晨6点,罗湖口岸还没开始过关,我们要在口岸等到8点通关。现在按规定,长途大巴司机赶夜路要在路上休息3小时,我们到罗湖时约为上午9点,虽然路途多了三个小时,但是到了口岸刚好可以直接过关。”

有了外孙女后,蒋先生夫妻俩每次回泉州都要带上年幼的小宝宝,大巴虽然便宜,但是在长途客车上照顾女婴过夜并不方便。“泉州晋江机场开通直飞香港航班时,出售过特价99元的机票,如果女婿为我们抢到机票,我们就乘飞机。”可是机场离女儿在香港的居住地比较远,需要搭乘快线,再转地铁,对于蒋先生而言,仍要花费很多时间。“所以没有特价票的时候,我们依然选择大巴,至少从罗湖口岸到女儿香港的住处不要转车。”

厦深铁路开通后,蒋先生的出行将只剩下一种选择——乘坐列车。“从泉州出发时,女婿载我到动车站,列车到达深圳后,我坐20分钟地铁就能到口岸,到香港后搭乘一趟地铁抵达女儿居住地。票价便宜,又不用转车。”

■讲述人:小苗

身份:2012年、2013年两次赴港旅游购物者

过去为省钱折腾 现在坐等铁路开通

小苗2012年第一次去香港时,打算将穷游进行到底:为了节省路费、住宿费,她选择直飞深圳,白天从福田口岸过关到香港玩,晚上到深圳朋友家住宿。今年去香港,小苗说什么也不愿意如此折腾了:“住在深圳,玩在香港的问题是,我花费大量时间在等待通关和转车、转地铁上,太辛苦。”

今年去香港,小苗依然直飞深圳,她从罗湖口岸过关后,先乘坐列车,再乘地铁到达酒店,把行李一放就跟朋友玩去了。“确实,住在香港比深圳贵了不少,但节省了时间与精力,这钱花得值了。”

厦深铁路月底就要开通了,小苗仔细研究起铁路沿途站点,她去香港的心又蠢蠢欲动:“首先是票价便宜了,花的是坐大巴的钱,却能省下坐大巴一半以上的时间。这一次,我想带妈妈去玩。”

■讲述人:陈先生

身份:3年来频繁到香港探亲者

时间可控 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2010年,陈先生的妻子到香港工作,他和妻子过上了泉州、香港两地“飞人”的生活。

“以我为例,要照顾工作时间,我只能选择直飞香港一种交通工具。”泉州晋江机场开通直飞香港航线前,陈先生有两条出行路线,一是坐一个多小时汽车到厦门后,从厦门机场飞香港;二是从晋江飞深圳,从深圳坐车到罗湖口岸过关到香港。

近几年,泉州晋江机场开通直飞香港航线后,从泉州到香港可以选择的航班越来越多。“可是飞机常常晚点,加上我只能赶下午5点的飞机去香港,需要向公司请假半天,从香港飞回来还要请假半天,这等于去一次香港,要请一天的假用于赶飞机以及考虑晚点问题。”现在,陈先生可以选择晚上7点多的航班,但是飞机晚点仍让人头疼。

对于陈先生而言,厦深铁路的优势不言而喻。“铁路开通后,去香港对于我来说,真的成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铁路快线不像飞机成天晚点,而且车票随买随走,不用像机票一样,为了买到打折票还得提前一个多月订票。”

“铁路开通后,时间变得可控了。我可以坐周六最早的一趟列车去香港,坐周日最晚一趟列车回泉州,这样,我有完整一天的时间在香港陪家人。往返车票也就几百元,往返时间大概就是看一本书的时间。”

■讲述人:小吴

身份:2004年、2010年两次赴港探亲

上世纪嫁到香港并非都是美好的

小吴2004年、2010年两次去香港看望姑姑并旅游。“第一次去香港,我用普通话问路时,人们大多听不懂我在说什么。2010年再去香港,普通话也能顺利问到路了,在香港的商店里,能看到很多购物的泉州乡亲。”

小吴的姑姑早年认识了来泉州读书的姑父后,嫁到了香港。刚到香港时,她姑姑并不适应那里的生活,语言不通成为融入香港当地生活最大的障碍,经过多年的生活,加上丈夫平常教她说粤语,她才适应了香港。

相比于目前在香港定居的很多中老年妇女,小吴姑姑的生活过得很不错。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以前,由于内地与香港两地的经济差距,很多泉州女孩嫁给了在香港定居的泉州老乡,以婚姻方式移民香港。她们大都年轻貌美,这样的婚姻也得到了同乡们的祝福,如同“嫁番客”般风光。

可并非每一个女孩都能得到梦想中的生活。虽然香港的工资水平比内地高,但很多离乡背井在香港打拼的人,做的都是苦力活,如果遇到经济不景气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等,人生地不熟的女孩们来不及享受生活,就要投入到打工大潮中。

香港泉州人参与创造“亚洲四小龙”奇迹

1952年的旅港福建商会(资料图)

早在元明时期,数以百计的泉州人、莆田人、漳州人便已在香港岛定居。是时,由泉州、厦门、漳州起航东南亚的泉州船舶间或寄碇香港,大批闽南沿海渔民前往香港垦殖谋生,与来自其他地区的人们共同开发香港。

随后,泉州人不断入港,在成就个人事业的同时,也为香港跻身“亚洲四小龙”作出重大贡献。据泉州市侨联统计,目前在港澳的泉籍乡亲有76万人,其中大部分为在港泉州乡亲。

细细想来,泉州与香港在历史上,有许多不能不说的故事。

香港先民 多为福建移民遗裔

1929年,许地山教授在福建旅港同乡会会席上所作演讲词《香港小史》中说,香港自南宋以来,即有居民,大多系福建移民遗裔。如海南岛方言,尚保存兴化乡音,是其明证。

据史载,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后,有大量闽人迁徙到香港。

许地山教授考证:“香港最早的居民以福建人为多,清代以前就有数以百计的莆田人、晋江人、漳州人在香港岛屿定居。”

在香港新界石湖区背面的上水村、全村人口6000多人,几乎都是廖姓家族后裔,其开基始祖廖仲杰,是元朝中叶由福建永定县城(当时属上杭县管)的洋塘下移居过去的。这大概是香港有族谱资料可查的福建较早期的一批移民。

香港福建商会积极介入香港选举与立法事务(资料图)

明末清初 郑成功在九龙抗击清兵

据《福建乡土专刊》1997年第二期记载,香港新界石湖区,包括上水村在内,除了元朝廖仲杰的子孙移居至此之外,到了明初,又有福建闽西的客家人和闽南的“福老”人移居至此。他们在新界和九龙地区开荒造田,建立家园。

明末清初,以台湾为基地的郑成功曾派遣部属据守香港的鲤鱼门,又在九龙筑城抗击清兵。当时郑成功的部属,大多为福建人,尤其以闽南“福老”(河洛)人为主,其中不少人后来就在香港留居下来,成为香港早期的一批福建移民。

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在一次特赦令后,有一批福建明朝的遗民,结伴南下,到达今天香港的荃湾(钱湾),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些福建人的村落,如“老围村”、“城门村”、“海壩村”等。他们当时都以渔业、养猪、种菜谋生,还在乾隆九年(1744年)在荃湾兴建了一座天后宫,把福建的民间信仰带到了香港。

1949年后,侨眷居港会晤亲戚

1949年新中国诞生,香港已然成为泉州侨眷与国外亲人会晤的主要地区。香港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形成了成熟的金融体系,华侨们寄往泉州的侨批,大多要经过香港。

部分闽籍侨眷为方便取得旅菲亲人的侨汇,携带子女来港定居。为解决侨眷子弟的教育问题,香港福建商会便利用原会所开办识字班。

1950年在港乡亲筹得约18万元开办费创办香港福建中学,并于1951年3月19日正式开学。当时初中、小学、幼儿园共六个班有义工153人。此后,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该校进行扩建,并多次迁址。

香港反哺泉州:推销国货 助新中国腾飞

新中国成立后,香港闽籍爱国企业家,为帮助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发展经济,主动推销国货,成为国产服装、纺织业、水产、粮油、土特产等行业的总经销商。

一些著名的国货公司,如泉州的中侨集团,亦有闽籍乡亲的资本参与;香港闽籍乡亲,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不但业绩与日俱增,成为香港经济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为增进经济交流,支援内地建设做出了努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泉州人参与创造香港奇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泉州人涌入潮。

泉州华侨历史协会副秘书长刘伯孳介绍,“这一时期的赴港泉州人主要有两种,一是试图经香港回到印尼受阻的印尼华侨,二是到菲律宾驻港使馆,试图移民菲律宾投靠亲属不成的泉州人。”当时,飞速发展的印尼与菲律宾比起香港,更符合泉州人的“淘金梦”。

这些意外滞留香港的泉州人身无分文,唯有一股爱拼敢赢的精神。他们在香港白手起家,组织商会,并形成了北角这一闽南人聚集地,“时至今日,北角的很多商铺都是闽南人在经营”。

“一座城市经济的繁荣,需要有人口的流动,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涌入,这一时期,被迫滞留香港的泉州人,成为创造香港腾飞奇迹的参与者。”刘伯孳说。

改革开放后 港资企业在泉生根发芽

目前居住在港的闽籍乡亲120多万,约占香港总人口的1/6,这当中,又有六成左右是泉州人。

香港的泉州人为联络乡情,逐步建立起社团组织,抱团发展。最早的香港泉州社团要追溯到清末,到了1990年,先后成立的香港福建注册社团有65家。

在泉州社团的推动和带领下,泉籍香港同胞与家乡联系日益密切。不论是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还是近年来泉企不断提升的品牌战略和文化诉求,都深深地烙上了香港的印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批港资企业在泉州生根发芽,为泉州注入发展的新鲜血液和无尽活力。与此同时,借助香港这一东西方文化高度交融的城市平台,泉企品牌国际化的羽翼更为丰满。

五波入港潮 6%港人是晋江人

《晋江华侨志》记载,19世纪香港开埠以后,移居香港的晋江人逐年增多,1930年前后,定居香港的晋江人已数以万计。

1938年厦门沦陷,不少晋江人逃往香港。据统计,当时新到香港定居的晋江人达近万人。

抗战胜利后到上世纪50年代,有四五万晋江人移居香港。他们多数聚居于北角,北角因此有“小晋江”之称。

1953年后,前往香港的晋江人日益增多。据统计1955年至1959年获准前往港澳的人(绝大部多数往香港,下同)达16834人,平均每年3367人;1960年至1965年为12350人。

1976年后,入港潮再次掀起,仅1979年经批准前往香港的就有2396人。

据1987年侨务部门统计,在港澳的晋江人已有29.85万人(其中澳门2万多人),占香港总人口数的6%。

在港晋江人:守望相助 分布广泛

据《晋江华侨志》记载,早期移居香港的晋江人主要从事拓荒,一小部分经商。

随着移居香港晋江人逐渐增多,上世纪30年代以后,人们所从事的行业也逐渐繁难,有走街串巷或摆摊设点的小买卖,也有开设商行,也有内地商行在港开设分行或工厂,如王少平就于1933年在港开设淘化大同分行。上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香港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港晋江人也创建了不少颇具规模的企业,涉及金融、航运、建筑、房地产、制衣等行业。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晋江同胞为了联络乡情,守望相助,先后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同乡社团。

在港石狮人:促使石狮变“小香港”

上世纪80年代,香港泉州人回到家乡后,带来的香港最前沿新事物刺激着侨乡人民的心。

石狮人发现,按照当时外汇比价,100港币只能兑换27元人民币,但若把港币换成洋货带到内地销售,则能实现1港币换1元人民币的“增值收获”。于是他们委托港澳乡亲购进大量物品,到当地市场出售,以此完成第一笔原始积累,拉开了石狮“小香港”的繁荣序幕。

部分石狮商家从“洋货”热销中看到商机,开始建立小作坊仿制洋货出售,其中尤以服装为多。此后,更多定居香港的石狮人带着资金、信息与市场经验返乡,与乡亲合开工厂。小作坊长大成工业企业,并催生了服装产业的兴起,石狮逐渐成为中国的服装之都。

在港洛江人:买下香港第二贵豪宅

今年11月,香港白加道28号项目的8号洋房易主,成为香港第二贵的豪宅,它的前主人是香港首富李嘉诚。而砸下7.4亿港元(约合5.79亿人民币)买下它的,是普衡律师事务所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主席李曙峰,此人正是泉州洛江马甲人。

这位被《华尔街日报》誉为能在港“呼风唤雨”的大律师,1988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到香港工作。去年,他与弟弟为母校马甲中学捐款100万元。

关于李曙峰,最广为人知的是他曾率领团队,为中国企业双汇收购美国最大猪肉生产企业提供顾问服务。

泉州人与港深:创办深圳特区

说起泉州与深圳,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泉州永春人梁灵光。

他1983年3月任广东省委书记、省长,并兼任暨南大学校长。1985年7月任广东省顾委主任,兼任香港中旅集团第一任董事长。

他在任广东省长期间,主管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的创办工作,率先提出“大、中、小”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构想,并积极推动“小”珠江三角洲的建立。他充分发挥广东的人文地缘优势,积极落实侨务政策,推动广东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率先在全国进行物价体制改革,狠抓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为探索广东先行一步和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