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男子历时30余年逐梦 踏遍德化202个村见证变化

qz.fjsen.com 2013-12-17 08:47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村庄修起了公路,但苏金木(左)仍喜欢走走沙土山路,寻找最初的感觉。

本报讯(记者 黄雅珊 通讯员 陈河川 文/图)德化有18个乡镇,共202个行政村。从1976年参加工作开拖拉机运输货物起至上个月,今年55岁的德化人苏金木完成了他的梦想——在这202个村庄里留下足迹。不仅如此,他用眼睛见证了德化的变化,听说哪里有新鲜事,如修条路、建座桥等,都要去“凑”个热闹。很多村庄他都去了很多次,最后成了朋友的“导游”。

历时30余年 走遍全县村庄

对苏金木来说,走遍德化202个村庄属机缘巧合。1976年,由于工作安排,17岁的他开起手扶拖拉机,这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算是件神气的事。拖拉机能载货,他经常到各村运苗木、肥料或猪苗等到德化各地交易,因此到过很多村庄。

几年前,有个朋友向他炫耀:“德化的18个乡镇我都去过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去过德化三分之二的村庄,而且很多地方去了不止一次,便想,何不走遍德化所有村庄?事业有成、生活美满的他马上付诸行动,只要有空就邀约上朋友,或是骑摩托车,或是开小车,开始转德化乡村,成了名副其实的乡村旅游达人。有时,他早上8时从德化城关出发,沿途经过雷峰镇、南埕镇、水口镇、桂洋乡、上涌镇、赤水镇和国宝乡等乡镇,行程达180公里,绕个圈回到城关天都黑了。

就在上个月,他走完离城关100公里的春美乡尤床村,完成了走遍德化202个村庄的梦想。

最爱“凑热闹” 见证交通发展

苏金木走村庄爱凑热闹,对什么都好奇,沿途所经之地,一块石头、一棵小树、一家小厂都能让他熄火停车瞧个仔细。每个村庄的一点变化,也都能让他乐此不疲地赶去看一看。水利项目彭村水库正在筹建中,前几天,就连水库开引水洞,他也要去现场亲眼见证一下。

而南埕镇高际村,他就至少去了6次。最后一次去是去年6月6日,那天是高际村双交林大桥建成试通车的第二天。“有了这座桥,两镇距离由15公里缩短至10公里,开小车只需10分钟了。”亲眼见证并经历了高际村的变化后,苏金木感触不小。

上世纪70年代,他开拖拉机从雷峰镇去南埕运柴火,途中须经过高际村。当时走的是山路,遇到陡坡,车上的人得下来推车,花半天才走完15公里。10年后,高际村有了柏油路,他开着拖拉机“突突突”又去了,15公里花了2个小时。又过了10年,他买了摩托车,全程只要40分钟。2008年,他有了小车,20分钟就可以到了。如今,双交林大桥通车,百姓出门更方便了。

昔日人声鼎沸 今成“空心村”

“以前行走在村庄,闻着鸟语花香,听着鸡鸣狗叫,不时要和迎面走来的人点头微笑,互相道好,真是怡然自得。”苏金木沉浸在对乡村的美好回忆中。他说,上世纪70年代,他到过上涌镇后宅村,那时村里人口很多,大家因生计所需,会去山上砍木头回来烧火或卖钱,以至于一些山头光秃秃一片,不过人声鼎沸的村庄显得特有活力。但后来,村里人响应德化“大城关”发展战略,逐渐往城关靠拢,已经没多少人在村里了。据悉,后宅村原有人口1000多人,现在只有常住人口50多人。留在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了。后宅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被列入戴云山保护区,如今整个村庄林木郁郁葱葱。

“虽然村庄都走过一遍了,但如果有变化,我还要去看,而且看得更细。”苏金木感慨道。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