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发现5处沉船疑点 日货船或被炸沉惠安海域
【沉船疑点】 日本货船“广东丸” 抗战时期被炸沉乌丘屿? 第一阶段调查分为前、后两段进行,分别为2013年4月中旬开始至5月上旬,以及11月6日至12月7日,野外调查共历时58天,走访了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惠安县沿海10镇1乡的78个行政村,野外调查行进路线长达近200公里。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调查队走访了渔民、船长、村干部、海警等长期与海打交道的各界人士达400多人。除了沉船线索,古代港口、码头、航标、古代航海针路簿等与海相关的内容,均被列入调查范围。 一番艰苦过后,调查队在惠安境内沿海发现了5个沉船疑点。“有2处近代沉船疑点,3处古代沉船疑点,年代最早的是宋代。”张红兴回忆,根据一份早期海图提供的线索,乌丘屿一带有一艘“1931年沉船”,且根据多位当地渔民讲述,乌丘屿附近海域疑有另一日本货船“广东丸”在抗战时期被炸沉于此。 “渔民称‘广东丸’是被飞机炸沉的,沉船附近曾经有多块橡胶浮起,说明这可能是艘货船。”在水下考古过程中,张红兴曾经潜入沉船,他清楚地看到很多鱼类将沉船作为庇护所。由于鱼类众多,渔民常集中于此打鱼,渔网容易被勾住。 【出水文物】 名窑龙泉窑烧制 宋代青釉刻纹碗出水 它们,都在时间流逝中,沉淀在茫茫海底。 800多年来,一只由宋代青釉刻划纹碗,安静地躺在惠安境内的某片海底深处。有一天,村里渔民下海,捕捞起一只只活蹦乱跳的鱼虾,还有一只卡在渔网底部、毫不起眼的瓷碗。渔民不知它的身份,看到它和市面上的陶瓷不同,于是就收藏起来了。调查队的到来,使它的身份大白天下,原来它竟是由中国名窑龙泉窑烧制出来的。 宋元时期,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明清时期海上战火纷飞。历史飞驰而过,在泉州海域留下众多遗存。蓝蓝惠安海域,被打捞出水的还有清代德化窑青花花卉纹碗、明代米黄釉盘、元代青白釉碗、宋韩瓶、明代人物纹青花大碗…… 如果再仔细些,你会发现这些瓷器可不简单:德化窑生产的清代青花花卉折腰碗,在碗的腰部展示了窑口精湛的技艺;明代青花大碗,碗身不仅有人物划船的精美图案,而且还刻有宋词《赤壁赋》,日常生活用品都如此精美,古人趣味高雅可见一斑。 当然,与航海有关的针路簿也是不可忽略的。此次调查发现了6本针路簿,虽然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但别小看它们,这些针路簿可是木船导航必备“利器”。 |
- 2013-11-01崇武海域发现7处古沉船疑点及大量陶瓷器古化石
- 2013-08-19“泉州水下考古保护与研究中心”有望年底成立
- 2013-03-25金井沙滩发现大量陶瓷碎片 附近极可能有沉船
- 2013-03-05泉州筹建国家水下考古基地 老城区将开辟步行街
- 2013-02-27水下考古 泉州新发现古代沉船疑点和文物点37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