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深铁路将开通省时省钱省心 回家的路更近了!
近了 回家的路 上世纪80年代,第一批永春人到深圳创办农果场。(周友智 供图) 核心提示 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远赴广州、深圳甚至香港创业。如今,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他们在各自领域里有所建业。家,成为他们心中最温暖的字眼。厦深铁路开通后,经常来往泉粤港的他们直呼:回家的路更近了! □记者张君琳 陈灵 石伟琴 讲述人:石狮服装商人李鸿业 每周到粤进货 坐大巴坐到怕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石狮市凤里大仑街是全国有名的服装批发市场,石狮的服装销往全国各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作坊因为不适应市场需求而倒闭,石狮服装城取代大仑街成为服饰批发的主要场所,而货源更多来自于江浙以及广东地区。 石狮商人李鸿业和妻子两人,自1991年从广东进了第一批女装之后,每周至少去一次广东。广州、虎门、东莞和深圳是李鸿业的进货根据地。从一开始颠簸20多个小时的大巴,到飞机再到自驾,从住旅社到租房子再到安家虎门,他们夫妇20多年来马不停蹄地奔走在石狮和广东两地。 “现在,一想到大巴就怕。”李鸿业皱着眉头说,1991年,他和妻子到广州和深圳进货,坐上一辆又脏又挤的大巴,没有卧铺,他们俩晃了20多个小时,终于到达广州。辛苦他们不怕,就怕小偷。“把钱绑在身上,一路睁着眼不睡。”后来总算有了卧铺大巴,躺着也累,根本睡不着。而且大巴总在早晨四五点抵达目的地,天未亮时的寒风刺骨,让他发誓下次再也不坐大巴了,却不得不每周都坐。最可怕的是,有一回,一个重物从行李架上掉落,砸到他的头,鲜血直流,缝了6针。 省时省钱省心 动车带来挑战 经济条件变好后,他们偶尔坐飞机过去。然而机票不仅贵,还常常晚点。自驾需要7个多小时,每趟也需花费800多元。李鸿业说,不只是他们俩,在石狮做服装贸易的商人,大多是这个状态。厦深铁路开通后,大家终于可以告别大巴,进入“早上去,晚上回家吃晚饭”的时代。方便、不晚点、可选车次多,是他最期待的。 不过,厦深铁路开通也会给服装贸易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以后,部分客户可以直接从广东进货,不用再经过我们了。”虽然未来可能发生各种变数,李鸿业依然乐观,“社会在向前发展,不适应便会被淘汰。我们只能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去面对这个变化。” 讲述人:深圳永春商会会长周友智 深圳创业近30年 1984年农历12月15日这一天, 60个永春农民自发从各个乡镇聚集在一起,奔赴深圳,周友智也是其中之一。今年5月,当选深圳永春商会会长的他,回忆起20多年前的那段时光,仍感慨万千。那一年,时任广东省省长的梁灵光回家乡永春考察,看到满山遍野黄澄澄的柑橘后十分高兴,回广东后建议县一级政府人员到永春实地学习柑橘种植经验,同时也鼓励永春老乡走出大山,参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于是,满怀热情与希望的60个永春人,有的甚至变卖家产,历经长途跋涉,来到了深圳南山区西丽镇大磡村。 语言不通、居住在漏雨的仓库……这些生活上的困难,都比不上农产品不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所带来的揪心。后来,经过不懈努力和多方帮助,这批永春人终于度过了生计维艰、苦不堪言的日子,不仅把农果场办起来,还开设了工厂。 回乡投资更方便 如今,在深圳的永春人从60人增加到3万多人,行业遍及建筑业、制造业、餐饮业、金融业等。周友智说,在广东省的永春人已有10多万人。在外打拼的他们稳定下来以后,开始投资家乡建设,投身慈善公益事业。 然而,永春距离深圳近千公里。过去,他们只能乘坐大巴奔波于两地之间。“要坐两天才能到家。到汕头得过江,当时还没有桥,只能在岸边排队等轮渡,有时得等好几小时。”听闻厦深铁路即将开通,周友智非常高兴,“以后回家更方便,既省时间又省钱。”他说,不管是招商引资,还是投资捐款,厦深铁路把深圳和家乡更紧密地连在了一起。“如果泉州也有始发到深圳的动车,就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