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为脱胎漆器的胎模上色
工艺现状
工序繁杂 能者甚少
一个脱胎漆器的诞生过程十分繁杂:要先用石膏做成胎模,在胎模上刷上桐油等植物油用于防水防潮,再上生漆,然后在漆表面逐层披上麻布,待阴干后脱去胎模,再经过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等工序,最后在表面辅以漆画、漆线雕等装饰,终成一个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据黄志亮介绍,在脱胎漆器的制作过程中,生漆原料的过滤、阴干时的温度和湿度乃至漆画所用色彩调配都十分讲究,因此脱胎漆器的技艺很难学成,例如黄志亮的徒弟骆丽玲已经从师20多年,虽然在漆线雕工艺上已经学有所成,但在过滤生漆方面还知之甚少。
为了深入了解脱胎漆器的制作过程,黄志亮带记者参观了他的工厂。还没走进生产车间,一股浓烈的生漆味道就扑鼻而来。工人们有的正在忙着制作胎膜,有的正在调配生漆原料,有的则拿着画笔,专心致志地为成型的漆器上色。一个洁白的胎膜在工人们的妙笔下,慢慢地呈现出绚烂多彩的模样。在黄志亮也拿起画笔,为一匹骏马造型的漆器半成品刷上净漆,手法娴熟且一丝不苟,在外行人看来,脱胎漆器的制作工序简直繁杂,但在黄志亮眼中,这已经成为一种内心的享受:“每完成一件作品我的心情都特别好,手工艺就是这样,要在不断制作过程中寻求突破和创新。”
“但是现在会做脱胎漆器的人真的太少了,我的厂里现在有百余位工人,算上我自己,真正会做脱胎漆器的工人只有8个。”黄志亮说道,“除了工序繁杂之外,接触生漆还容易导致过敏,许多初学者常常因此所苦。”据了解,现在泉州从事脱胎漆器制造的手工艺人主要分布在台商投资区和南安等地,泉州的脱胎漆器手工艺人常常不单做脱胎漆器,还兼做佛像、木雕等。在早期,这些产品以出口居多,出口地包括日本、泰国等国家,有些甚至远销欧美地区;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手工艺人的不懈努力,国内的市场也渐渐打开,以脱胎漆器为代表的漆艺工艺品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