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学,崭新的学校只有7个学生
东南网12月27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林继学 张帆 田米 见习记者 彭思思 文/图)12月20日中午12时,德化杨梅乡村民林易峰,骑摩托车绕了20多公里山路,来到葛坑镇,看望妻子和一对儿女。因为杨梅乡没有幼儿园,唯一的一所小学也只剩1个学生,为了两个孩子的读书问题,妻子被迫带着儿女搬到了葛坑镇,林易峰则在家中照顾母亲和奶奶,夫妻俩不得不过起两地分居的日子。
就在这之前三天,本网报道了德化县杨梅乡中心小学,一所学校7个老师仅1个学生,报道见网后引发社会热议,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连日来,记者展开调查发现,德化实施“大城关小乡下”政策20多年来,乡镇生源严重流失,乡镇小学和师资力量被抽空后,原本不想离开乡镇的人,也不得不设法带孩子外出,他们背负更大的成本以及家庭负担异地求学,造成新的“上学难”。
同时,在乡镇小学老师过剩的情况下,城关因学生量大,师资显得很紧张。以德化第二实验小学分校为例,26名老师,要教11个班,共560多名学生,划在同一教育片区的上涌中心小学,22位老师只教78名学生。
学者认为,德化乡镇小学的这一现象,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泉州两会即将召开,如何规划布局教育资源,应对城镇化中出现的新“上学难”问题,欢迎网友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或发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提出意见或建议。
现状
67岁的老奶奶:
想让孙女们读书,再苦也要咬牙带她们走出去
11岁女孩陈晓婷,曾是杨梅乡小学唯一学生陈婉晶的同学,今年她转校到葛坑小学读书。
12月20日中午放学,晓婷和同样从杨梅乡转来的同学林秀春,一起放学走路回家。晓婷和妹妹借住在林秀春姑姑家——靠山边的一座木板屋。
这天,67岁的奶奶陈联环回了趟杨梅乡,晓婷得自己在厨房热剩饭。昏暗的厨房,她独自站在电磁炉前,个子小小的她刚够得着锅。痴呆的妈妈愣愣地走来走去。饭热好了,一盘浇了点酱油的剩饭,再没其他配料,有点焦,晓婷、妹妹和妈妈吃得津津有味。
“她奶奶很苦,每天从早忙到晚。”林秀春的妈妈彭佑云,很同情晓婷的奶奶,她说,杨梅乡没有幼儿园,67岁的老人为了让孙女能上学,赶到20多公里外的葛坑,生活很不容易。老人在照顾两个孙女的同时,还要看好痴呆的女儿。
陈联环的上门女婿是外地人,结婚后,留在杨梅乡干农活、打零工。如今,孩子到了葛坑,他很难照料到,几乎所有的活都落在老人身上。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了陈联环,她说,孙女有书读了,她没什么抱怨的,“想让孙女们读书,再苦也要咬牙带她们走出去”。
倒是孙女晓婷让老人有几分欣慰,她常帮奶奶做家务。“我怕奶奶太累,帮她做一点。”晓婷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