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网贴催热古城区思考 如何复兴西街邀您建言献策

qz.fjsen.com 2014-01-04 08:49  杨炯 曾小琴 黄谨 吕波 向明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本报去年年底航拍的泉州西街,这一片砖红成为古城的代名词

东南网1月4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杨炯 曾小琴 黄谨 吕波 向明 文/图)泉州,三峰绕城,水尽两江。山峦,挡了战乱,而大江大海,则带来古港繁华。这里更兼气候温润,当年朱熹在此讲学,讲学之地便称“温陵山门”。

泉州,一条古街,双塔伫立。李叔同于此讲经授业,他所写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哀故人,伤离别,依稀却是今天泉州人和西街相望的无奈。

这个季节,步入西街,空气中弥漫的,除了润饼、元宵飘香外,更多则是沉沉的旧。西街是够旧的了,但也正是这份从1300年前保存至今的旧,她才得以和十三朝古都西安齐名。

说到西街的盛名,不必说蜚声海内外的千年名刹开元寺,也不必说那座有故事的钟楼和弘一法师纪念馆,单说西街的小巷,就藏着泉州说不尽的光阴故事。

西街的巷子,青石纵横,长径幽远,院落几重。走在石板上,历史就像长了手一样,从脚底直抵心间。步入井亭巷,你可探秘这座四米矮塔何以成“城心”;拐入快马曾歇脚的旧馆驿巷,可造访红砖红瓦、檐长青草的特色民宿;走进三朝巷,则要感叹,曾为三朝宰相的泉州人留正,就出生在这条三人并行尚觉拥挤的小巷……

西街的故事,当然不仅是固态物件,更是市井,是百姓。当年,商船沿泉州湾溯水而上,在水门巷附近的水关上岸。香料、宝石、瓷器,在西街互易,也承载起刺桐港的极盛。

那时的西街,看看南宋时意大利商人雅各·德安科纳在《光明之城》中的描述:“直到太阳重新升起时,还照样挤满了人。刺桐人在自己房子入口处和庭院都点灯,因而到处都有灯光。那些在夜晚赶路的路人,也点着无数灯笼。”

昨晚9点半,泉州市区万达广场,依旧人来人往

但是,西街这份繁华,如今正在消逝。一如昨晚我们拍到的灯光,夜幕巷中,昏黄如豆。

西街,如同阅尽世事跌坐门槛的老妇,心静如水,又止不住苍凉,往事绵长,默默回忆……

她如果能开口,她一定会说,人们对经济水平的自豪往往是粗鄙的,没有经济恒兴的地方,只有文化,才是一个地方最宝贵、无法再造的资源。而西街不仅有文化资源,更凝聚着地域精神、人文传统、乡土感情。

正是基于此,当网友发出《莫让东亚文化之都变成一只空心的鲤鱼》一帖时,即引起网友热议,我们也深感震撼。文中提到的现状,我们深忧;其所建议的复兴,我们又充满期待。

我们刊登此文,是希望在泉州市委市政府重视西街复兴的同时,能唤醒民间意识,广泛凝聚共识。

对西街最好的保护就是发展,以产业和人的发展为着力点,培育体系完善的城市文化业态。为此,今起本报推出策划,邀您为西街复兴大计建言。

当我们打响“泉州西街”品牌,泉州再现“市井十洲人”盛况时,东亚文化之都也能因此更加熠熠生辉。

昨晚不到9点,泉州市区西街,多家店铺已经关门,路上行人稀少

□网帖全文

莫让东亚文化之都变成一只空心的鲤鱼

泉州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消息传来,全城欢腾,泉州也再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这一次,不是因为民营经济,不是因为泉州港,而是作为文化历史名城的本来面目堂堂正正地登台。

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时隔半年后,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作为东亚文化之都的核心板块——泉州鲤城区,却面临着空心化的危险。

东部新城的崛起在泉州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老城区由于物业管理缺乏、基础设施老化、交通拥挤不堪等原因造成的人口外迁,已经是多年来存在的事实,但是泉州文化的核心都保留在鲤城区,假如不能有效地引入人流,古城的空心化将不可避免。

昨天(去年圣诞节,编者注)是西方传统节日,在往年这个时候,老城区的咖啡馆、西餐厅等休闲场所都是挤满了年轻人,而今年,竟然出现门可罗雀的现象。相反的,万达、领秀等东部新兴的商业中心,人潮爆棚,车马拥挤,寸步难行。

文化中心吸引不到人流,反而在流失人流,这意味着古城的空心化现象已经很严重。也许有人会反驳道,在中国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古城依然是人满为患,然而这种短暂的聚集如同大型庙会,风卷残云,过后依然故我。古城强大的文化资源若不能吸引到大量的人流,东亚文化之都的光环,必然不能长久维系。

文化需要创意作为与商业对接的桥梁,古城需要为旅游者提供前所未有的体验,才能让古城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虽然鲤城区目前有不少文化创意园,但是大多混淆了文化空间不等于创意空间,更不等于商业空间,在创意层面还没有抓到实质。

作为一个旅游和创意产业的多年从业人员,我的建议是:

1.将西街重新铺上石板并改成步行街,恢复千年老街的原生态生活方式。

2.鼓励古城区利用老街老巷,开设大量有现代感的咖啡馆、画廊、青年旅社、小酒吧,为游人提供主流空间。

3.重点发展民宿,一定要吸引游人住在古城,殊不知鼓浪屿的旅游,是由一家民宿带动起来的。

4.针对性地设立文化广场,如华侨新村的“侨”文化广场,南音广场、西街小吃广场,茶文化广场小剧场等,让游人感受到“活着”的宋城的文化魅力。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游客进入泉州,进入古城,让古城成为游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就一定要扶持古城现有的一小部分正在艰难维持的文创工作室,放大他们的作用,鼓励他们发展,没有新的人流进入古城,东亚文化之都只能是一句魅力的口号。

——来自“古城留守儿童”的心声

昨晚9点,泉州市区领秀天地,“人工造雪”吸引很多年轻人

西街如何复兴 邀您提建议

古城文化复兴一期工程,泉州首选西街。西街如何复兴,本报今开征集令,邀热心市民、代表委员及政府部门,共同探讨如下话题:

1.西街是否可以改成步行街,该如何改造,如何解决停车问题?

2.西街缺现代活力,该如何引进新兴文化业态,提升商业氛围,比如发展民宿等?

3.古城与现代文化艺术业态建设,如何有机结合?如何吸引艺术游客?

4.西街一些房屋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在危房改造中,如何破解违建难题?

5.“泉州西街”能否打造成如广西阳朔西街一样著名的旅游品牌,如何推广?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