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投资区创新模式 打造“台资企业党建综合体”
泉州台商投资区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打造“台资企业党建综合体” 本报讯 (记者 游怡冰 杨婷婷 通讯员 陈东阳 骆舒)建区以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围绕“党建强、发展强、关系强”目标要求,先行先试,创新工作模式,全力打造“台资企业党建综合体”,不断提升台资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助力台资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泉台经贸往来和交流。 因地制宜 创建“143”工作机制 台商区虽然拥有三块“国字号”招牌,但在建区初期,全区台资企业呈现“数量少、规模小、分布散”等特点,同时,台资企业党建更是面临“组织少、党员少、顾虑多”的窘境。如何有效破解这些难题,促进台资企业发展,台商区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模式,提出创建“台资企业党建综合体”,并摸索出“143”党建工作机制。 所谓“143”机制即:实现1个党建工作目标;运用队伍联管、阵地联用、活动联办、服务联动“4联”工作法;建立健全领导、经费、管理3项保障制度。在此工作机制的引导下,台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迎来了春天。 化零为整 促进资源集约共享 “台资企业党建综合体”的建立,改变以往各个企业独立开展党建工作的模式,把零散分布的台资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联动开展党建工作。形成综合体之后,一方面把组织、对台、工会、共青团等职能部门投向台资企业的各种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变单打独斗为合力共建;另一方面,把所有台资企业纳入综合体内,各个企业可以共享综合体内的党建资源,有效解决各企业开展党建工作面临的“没人、没钱、没阵地”问题。 “通过综合体建设,把各个台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纳入综合体内,由综合体统筹管理,有效开展党的活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区党群工作部组织科科长陈东阳对记者说,比如,针对个别台资企业未建立党组织,但需要发展党员的情况,可以提交综合体党支部,由该党支部培养考察;个别台资企业没有阵地开展党的情况活动,可以由综合体党支部统筹协调,帮助解决,更加灵活高效地处理党建事务。 反哺企业 项目建设的“助推器” 小徐是台资企业力达公司的一名党员。自公司党支部成立以来,他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也激发了他的工作热情。“公司党支部成立以来,设立党员示范岗,通过党员模范作用,很好地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通过发动优秀员工入党,也是对优秀员工一个肯定。” 企业在综合体内感受到浓浓的春风。通过综合体,台商区发挥对台、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制定出台扶持台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他们投资兴业提供“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帮助台资企业做大做强。 “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专业市场的党建工作统一由工商分局归口管理。”区工商分局工作人员骆舒说,“我们派遣党建指导员深入各个非公企业指导党建工作,同时不断延伸工商工作平台,结合企业注册登记、市场巡查等内容,深入做好服务企业工作。” 除此之外,综合体内台资企业还共同组建了党员突击队,由综合体党支部负责管理培训,一旦有企业碰到诸如技术攻关等难题时,由综合体党支部协调党员突击队,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发挥了项目建设“助推器”的功效。 |
- 2014-01-09泉州台商投资区演绎闽南文化 倾力共建“文都”
- 2014-01-08泉州台商投资区:宜居新城 幸福民生
- 2014-01-07泉州台商投资区:产城融合蓄势起 路广景美城市兴
- 2014-01-06泉州台商投资区:厚积薄发磁场显现 “吸金”238亿元
- 2013-12-30泉州台商投资区山内村:城市边上“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