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要闻 > 正文

泉州争当改革“排头兵” 让“百姓富、生态美”

qz.fjsen.com 2014-01-10 10:20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泉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先行先试 争当改革“排头兵”

(郑晓芳/制图)

编者按

日前,泉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泉州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14年全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和《方案》为打造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决定》共16个部分69条,《方案》提出了11方面51个具体改革事项。早报对《决定》和《方案》进行摘要解读,以飨读者。

《决定》全文详见今日《泉州晚报》。

□早报记者 林福龙 张文璟 陈小芬 张素萍 郑瑞卿

市场主体

民综改革

进一步激发活力

《决定》摘录: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决定》围绕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提出了5项改革措施;《方案》重点对今年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民间投资、国企国资监管等工作进行专门部署。

解读一:5大重点激发民营活力

泉州民营经济无论产值、税收,还是就业人数,均占全市九成左右,是泉州经济的最大支撑。市里将抓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第七次千人企业家大会初定以“拓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为主题,将对扶持的主题方向和政策措施再梳理、再提升、再完善。

2.推动企业设立网上品牌专区和全国专业电商平台,加快抢占智能物流、跨境电商、网络金融等领域的先机,市里正在研究进一步扶持政策。

3.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将在交通、市政、水利、社会事业等领域,推出一批具体项目,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

4.引导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推进上市和挂牌工作,争取列入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

5.全力争取成为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争取得到更多先行先试机会和指导支持。

此外,将实施民企转型升级专项扶持、企业自主创新、“五年千项”技改和制造业“数控一代”及自动化技术创新等重大行动计划。全面梳理各项支持政策措施,废除不合理规定,解决“两证”办理等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措施。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创办小微企业,简化办理程序,出台优惠措施。

解读二: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对泉州国有企业,将把属于企业的权利放到位,做到企业干企业的事、政府做政府的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

资源配置

发展生力军

帮企业创新研发

《决定》摘录:“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决定》和《方案》围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都作出相关部署。

解读一:健全市场准入制度

今年一季度将启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工作。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和环保条件的无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采取“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等措施,推动他们开展企业工商登记,成为生力军。

解读二:创新土地保障机制

中央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泉州要争取列入国土资源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

探索缩小征地范围和留地安置等让被征地农民分享增值收益的多种方式。从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维护被征地(海)人员权益,使其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

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涉及改变土地用途的(除改变为住宅外),允许采取协议方式出让,重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

解读三:帮中小微企业创新

泉州民营企业中,九成是中小微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不强,针对这一问题,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来组织科研攻关,加快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金改区”建设

资金“洼地”

集聚金融资源

《决定》摘录:争取获批设立民营银行,探索建立服务特色产业集群的专业性银行机构。

深化民间借贷登记服务机构和资本管理公司试点,推行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民间融资监测体系,推进民间融资“阳光化”。

泉州是国家级“金改区”,经过一年的探索试验,开局良好,积累一定经验。泉州将进一步深化“金改区”建设。

解读:集聚金融资源 破解融资难

争取上级银行创新产品在泉州先行先试,支持下放管理和审批权限,创新适合泉州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企业还贷方式,提高小微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不断扩大小微企业信贷覆盖面。

泉州将推动金融资源集聚,既要注重盘活存量,更要积极争取增量,努力形成资金“洼地”。具体将通过争取扩大信贷规模、增设金融机构、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并争取成为小微企业扶持债和地方政府市政债券试点城市、加强对外金融合作、支持发展互联网金融并给予政策支持。

还将运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杠杆。创新有限的财政资金运用方式,变“直接支持”为“增信支持”,为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创造条件。

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将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解决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建设和用好“泉州市金融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泉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这些改革 让“百姓富、生态美”

新型城镇化

合理确定

中心市区落户条件

《决定》摘录:完善“一湾两翼多支点”城镇布局……健全与周边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因地制宜推动县(市)、建制镇有序放宽、放开落户限制,合理确定中心市区落户条件。

解读一:产城融合 规划都市型产业

泉州将加快中心城市产城融合发展,推进产业布局与城镇协调互动,形成城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园区以第二产业为主、城镇外围以城郊型现代农业为主的“三二一”产业发展布局。

稳步推进中心城区“退(优)二进三”,实施“都市型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合理规划商务区、会展区、金融区以及高端酒店、商业网点,配套完善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设施,推动城市经济各形态、各环节融合发展。

加快南北翼新城产城融合发展,将重点抓好泉港产城新城区、南安沿海“三镇”产城融合新城镇试点建设,加快探索产业布局与城镇发展协调互动机制。

还将深入推进小城镇机构改革试点、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赋予试点镇与县级基本一致的行政审批管理权限。

解读二:户籍制度改革 让人口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其核心要求是人的城镇化。泉州市本地人口从事非农产业比例高,但未能享受到城市公共配套服务以及就业均等,很大一部分仍处于“半城镇化”状态。同时外来人口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还没有或者目前难以完全享受市民待遇,但这部分人口及其子女的数量庞大,推进这项工作必须积极,但又要与地方承受能力紧密结合。

因此在贯彻省里八条措施的基础上,泉州将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包括完善居住证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等,并积极争取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外来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此外,对石结构房改造,将加快实施五年行动计划,积极争取列入国家棚户区改造范畴,得到国家、省级相关政策叠加支持。

开放型经济

增创“海上丝绸之路”

新优势

《决定》摘录:围绕“新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充分发挥“起点城市”优势,营造符合国际惯例、适应高水平要素流动的综合环境和保障体系,加强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

解读:对接21世纪“海丝”

衔接自贸区并购国际品牌

作为全国十八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泉州要继续营造好改革先试、开放先行的发展环境。

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以全新的地缘、经济、政治内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目前国家正着手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而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有条件、有优势、有责任参与建设,要更加主动有为,加强政策研究和向上对接,力争更多的项目、资金、政策和机遇。

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泉州将密切跟踪上海自贸区发展动态,抓好政策衔接和争取工作,比如争取设立保税港区、自由贸易园区,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打造“关、检、港、贸”四位一体的口岸信息公共平台。此外,泉州有些民营企业已经具备在国际上配置资源的能力,支持企业收购国际品牌,政府将给予资金奖励、帮助牵线搭桥。

文化之都

打造“多元文化都市”

《决定》摘录: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为契机,打造享誉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

解读一:着重打响“文都”品牌

文化是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泉州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泉州的文化市场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泉州要打响“东亚文化之都”这一品牌。要提高对外宣传和城市形象策划营销水平,认真实施好框架内活动。保护、传承和弘扬好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古港转型升级行动,推动新区文化综合体建设,促进全域文化资源联动提升。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文化融入旅游、旅游牵手文化,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商贸深度融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进,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的免费开放及文化惠民服务。

解读二: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创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鼓励和扶持有一定规模、实力较强的文化企业组建集团公司,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推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等组建理事会。

教育改革

做好教育

“这一首要民生”

《决定》摘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县域、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设重点班,破解择校难。

解读一:推进校长教师校际交流

深化义务教育学校城区“小片区管理”,推进农村薄弱校“委托管理”改革试点,推广“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等办学模式。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校际交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探索完善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政策和模式。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推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两头延伸。

解读二: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支持华侨大学、泉州师院等在泉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政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平台建设,主动服务区域发展。

支持在泉高校积极探索境外办学模式。支持办学条件优良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推动薄弱高职院校加快调整改造与重组。

支持我市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一体化办学、集团化办学、招工招生一体化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等改革试点,构建多种形式人才培养“立交桥”。

医疗改革

民办医院有编制

落实“单独两孩”

《决定》摘录: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落实执行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决定》着力破解“看病难”,提出建立健全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医疗服务配套体系,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解读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调整优化医疗机构规划布局,扩充优质医疗资源。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健全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供给能力。

解读二:允许民办医院人才流向公办

泉州社会办医有资金、有能人、有环境,条件得天独厚。针对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的实际,泉州已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明确17条优惠政策。其中一条是,给予民办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事业编制,允许具有事业编制的民办医疗机构卫技人员在各类公立医疗机构间有序流动,这可以有效缓解人才短板。

解读三:落实“单独两孩”

泉州将推进计划生育工作,衔接落实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社会保障

构建多层次

社会保障体系

《决定》摘录: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管理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

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提高住房保障能力,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解读一:提高养老保险保障水平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探索统一城乡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和城乡居民交通等事故补偿标准。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老年服务产业,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将延迟退休职工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解读二:加强救助帮扶困难群体

加强对困难群体救助和帮扶。建立低保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落实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的调整机制、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

完善县级以上无力参保集体企业、高龄未参保职工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进集中供养,加快把事实上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分类纳入保障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市

强化环保问责

《决定》摘录: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打造美丽泉州

2014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评年,泉州将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紧紧围绕环泉州湾文明城市群创建,推进宣传东亚文化之都与市民素质提高相结合,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攻坚“半年大会战”,强化地方和部门责任,针对公共环境、公共秩序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大整改力度,健全完善创文明城市常态化长效机制,力争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去年9月底,我市率先通过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进入冲刺国家级生态市创建的新阶段。《决定》和《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解读一:完善生态补偿 引入市场化机制

泉州2005年就建立了晋江、洛阳江水资源保护补偿制度,专项资金从每年20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今年准备将这笔专项资金提到3亿元,其中8000万元并入扶贫开发专项资金中,专项用于上游的扶贫开发。

下一步泉州将把生态补偿制度从水流域逐渐扩展到湿地、海洋、水土保持等领域,并引入市场化的生态保护促进机制,开展节能量、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探索开展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及碳排放权交易。

解读二:实行干部环保离任审计

中央强调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且应终身追究。

泉州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负载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体现强化环保问责的决心。

农业与扶贫

1.3亿元支持农业

每年1亿元扶贫

《决定》摘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现在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亟待解决。《决定》和《方案》都作了部署。

解读一:农业现代化经营

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

市里至2015年安排1.3亿元专项资金,相关县(市、区)按1∶1比例配套,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解读二:健全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泉州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扶贫开发专项资金,扶持30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300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