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火笼,渐渐消失的千年“暖手宝”
2014-01-17 19:36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火笼的使用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火笼将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本报记者 张沼婢 林劲峰 实习生 许朴蓝 文/图

大山脚下,门前庭院,夫妻二人手捧火笼,互递暖意,观三两孩童戏耍,闻乡间鸡犬互鸣,如此惬意的画面想必能勾起许多人的美好回忆。

火笼,曾经留存在记忆里的一份温暖,如今却正在悄然逝去。

火笼,古人又称之为“穹笼”。火笼的使用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有沈约的《咏竹火笼诗》为证,其中写道:“覆持鸳鸯被,百和吐氛氲。忽为纤手用,岁暮待罗裙。” 旧时闽西山区遇严寒节令,人们生活拮据,无力添置更多的御寒衣服,全靠烤火笼取暖。或提在手上,或夹于双腿,或放在地上烘脚保暖。

火笼还曾是婚礼上的必备品。女儿出嫁时,家人要准备一个火笼,里面放两包炭。由儿子送女儿出门,再拿回一包炭。意思是,女儿把自己家的火种带到了男方家里。手艺好的篾匠师傅还能在外壳上编上一些诸如“年年有余”、“风调雨顺”、“白头偕老”、“恩恩爱爱”之类的吉祥话,以图吉利。

村民们靠灶里烧的柴火获取木炭。

永春县锦斗镇锦溪村王朝碧老人,是村里最后一个会编火笼的师傅,1月9日上午,向记者展示了这项即将失传的技艺。他系上一身整洁的围裙,手持一把锋利的柴刀,熟练地将一支长竹,分六次劈成细条状,其间去皮、打磨、捆绑一气呵成。

每个火笼是由30条竹编交织而成,底座是一个碗状的陶器,用于盛放炭火。竹编由底座缠绕而上,呈灯笼状。每三条竹编相互交叉,上下两端延伸出来的竹条则缠绕四周,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外侧中间位置还加一弯形手柄用作牵引。火笼编织好了以后即可放入滚烫的炭火,用湿巾捂住,闷住笼内的热气,一方面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双手烫伤。炭火则多取自日常烧炭剩余的渣滓。

记者了解到,冬天永春乡下的气温较低,在旧时没有电的年代里,乡里人正是凭借勤劳的双手编织火笼,往笼里添置炭火来取暖的。如今,随着电器的普及,火笼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火笼编织的技艺正日渐失传,掌握这项手艺的老人已所剩无几。

王大爷表示,村里现在已经没有人编织火笼了,他也已经多年没有编织了。王大爷今年已经69岁了,年轻的时候他就同村里的人学习编织火笼,一个火笼的编织大概需要花费半天的功夫。

今年53岁的王聪海是王朝碧的堂弟,他向记者们展示了家中保存的一个旧火笼,他说这是他结婚的时候岳父送给他们夫妻俩的礼物。这是村里的一个传统,饱含着父母亲对儿女婚姻的美好祝福,也寓意着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这个火笼已经保存了近30年,造型依旧精致古朴。淳朴乡间的这一份温暖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是一份感动。

时代进步,现如今,市面上已经找不到出售火笼的店铺了,村里也再没有人学习这门手艺了,火笼编制的技艺正渐渐消失。将来,这一古老的取暖用具或许只能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了。

刚从炉灶内扒出的木炭是火笼最好的取暖材料。

在一些偏远的农村,火笼仍是冬天里十分实用的取暖器。

一个刚编织好的火笼。

两端的竹节需要用锯子锯掉。

劈出细竹条的厚度甚至和手里柴刀的刀刃相差无几。

编火笼是一个细致活,要将这些纵横交织的竹条编在一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