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塔斜映象峰巷 旧时宝藏今人护老城物景倍珍惜
此地曾出四进士
泉州开元寺紫云屏背后有条象峰巷,巷子被新华路分为东西两段,巷东起于西街,巷西与甲第巷相通。
数百年来,小巷名称数度变迁。早在宋代时名曰“船舶巷”,明清以来原有宅第易主、毁损、倾圮等变迁,使其地势形如大象之头,其巷似象之鼻,故称“象峰巷”。而由于闽南语发音相似,老泉州人称之为“上邦巷”(或“上坊巷”)。
小巷深处曾是达官显贵们安居之地。这里曾经住着开闽三王王审邽九世孙、宋代贺州判官王烨,1097年王烨定居小巷,彼时“象峰王家”因拥有花园宅第、人丁兴旺而一度远近驰名;清代同治年间进士陈棨仁(字铁香),入翰林院编修,辞官回乡后随父亲于象峰巷建府第,聚族繁衍形成望族,他历任泉州清源书院、安海石井书院等处书院山长三十余年,毕生献身教育;明正德年间进士王宗源和明嘉靖年间进士王宗浚兄弟俩的进士第,清道光年间武进士王梦麟的进士第,以及清光绪年间举人张■的文魁宅,都曾是小巷中令人羡慕的风景。
一条小巷中走出四个进士、一个举人,古巷背后的文化底蕴可见一斑。可惜,这些或在辟建新路时被拆毁,或只遗留些许残瓦,宅第大多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除了文武兼备,这里也曾是商贾报业驻地。1908年,晋记织布局在此驻扎专织土布、自行漂染和销售,后因英、日洋布在泉大量销售等原因,晋源土布无法与其竞争而不得不停办。1988年,《泉州晚报》搬进象峰巷的编辑部大楼,在6层高的办公楼里,逐渐壮大为发行量跃居全省地市报前列,经历了从四开小报蜕变为影响遍及海内外的报业群体。
A11—A13作者:早报记者 蔡紫旻 张素萍 王柏峰 实习生 周培菁 李心雨 文/图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