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人偶座灯:蟳埔姐妹将携日本艺伎、韩国青年登场

qz.fjsen.com 2014-02-08 08:21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泉州工艺师制作中日韩人偶座灯

蟳埔姐妹将携日本艺伎、韩国青年男女登场

有日本特色的“小槌子”挂灯

转眼元宵将至,各种造型的花灯也在紧张制作。对国家级非遗“泉州花灯”省级传承人、彩扎工艺师陈晓萍来说,融入日、韩元素的花灯可是今年的一大创新。

网上收集相关资料

作品构思花十几天

进西街,入裴巷,七拐八弯,在陈晓萍家三楼,记者看到了6盏逼真可爱的中、日、韩卡通形象座灯。

“整个作品的构思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了。”陈晓萍说,去年泉州与光州、横滨共获“东亚文化之都”美誉,有关部门找到陈晓萍,提出元宵花灯也应该有韩、日元素。

“先从网上收集韩、日花灯相关资料,再画成草图,并经过多次讨论、修改”,经过陈家三代人的努力,十几天后,整个作品的创意构思敲定——制作代表三个城市的人物造型座灯。

传统花灯工艺制作

融入各国特色元素

“传统花灯的制作较为繁琐,从选材到纯工艺打造,均有严格要求。”陈晓萍介绍,这6盏卡通造型的座灯采用泉州传统的花灯工艺,从去年12月开始动工制作,经过一个多月才基本完成,制作精细,“人物的头发就是用针丝毛线手工编织而成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6个人偶造型的座灯,每个高约1.2米,其中头戴花饰的泉州蟳埔女姐妹,顾盼生姿;腰别长鼓、身着韩服的韩国男女青年,栩栩如生;而手持扇子、身着日本和服的一对艺伎,形象鲜明。

用泉州传统工艺制作日韩元素花灯

三国人偶灯完工

期待元宵展风采

在陈晓萍家中,还有一些韩、日特色的挂灯。“这叫‘宝舟’,表示丰收季节;这叫‘小槌子’,寓意吉祥如意,都是按照日本花灯风俗扎出来的。”陈晓萍的女儿陈熙雅指着已经挂起来的两盏日式花灯说,“它们都是用传统彩扎工艺做的。”

“可以说每一盏泉州花灯,均是一件艺术品,值得欣赏、收藏。”陈晓萍期待自己制作的这些花灯在今年的元宵灯会上展现中、日、韩风采,“到时候从摆在地上的座灯,到悬挂在骑楼下的吊灯,三个国家的元素均有所体现”。

泉州浦西万达金街今晚就能赏上百花灯

金街花灯装点喜庆气氛

昨日下午,在泉州浦西万达金街“2014年泉州(丰泽区)民间元宵职工灯会”现场,工人们在忙碌地挂灯。据现场工人介绍,从当日上午起,这里开始挂灯,预计今天挂灯结束,一共有上百盏花灯,“晚上就亮灯了”。

■相关链接

◆泉州花灯  

始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是南方花灯的代表,也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泉州花灯就其制作工艺,分为三类:

一、彩扎灯。花灯艺人用纸捻将竹篾先绑扎成灯的骨架,把裁好的纸或绸布喷水绷紧粘贴在骨架上,贴上花边,描上图案,挂上丝穗便成彩扎灯。

二、刻纸灯。首创者是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设计好图案后刻刀在纸板上刻出来,然后在这些镂空的图案内镶上玻璃丝,创造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此灯不用骨架,全是用纸板拼成。

三、针刺无骨灯。图案全是用钢针在制图纸上密密麻麻刺出来的,光源从针孔中透出,显得玲珑剔透、璀璨夺目。

◆日本小田园灯

起源于日本江户时代中期,一个住在小田园、名叫甚左卫门的灯笼制作艺人,为翻越箱根(地名)山岭的旅人制作灯笼。小田园灯笼小巧,可以放入怀中,因此也称为“怀中灯笼”。它还具有三个特征,被称为“三德”:灯笼的上盖及下盖是用生长于大雄山最乘寺的灵木制成,有驱邪之功用;可以折叠后放入怀中,便于携带;灯笼像蛇腹一样的躯体部分所使用的竹片被削成四角形,糨糊面积大,即使遇到雨雾也不会轻易剥落。从享保年间起,小田园灯笼作为馈赠礼品开始贩卖。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