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竹编艺术家从艺50余年 穷困潦倒仍坚持梦想

qz.fjsen.com 2014-02-11 09:30  谢玉妹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昏黄的灯光下,凌文彬和他的“巾帼英雄”

东南网2月11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在泉州西街,住着这样一位鲜为人知的竹编艺术家,他年过花甲却孑然一身,拥有一技之长却穷困潦倒,温饱难以解决,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也正因他的坚持,竹编,这门濒临失传的绝技才能在艺术界大放异彩。

孑然一身 寄居弟弟篱下

在经过不断的打听、寻找后,记者在泉州西街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找到了凌文彬的家。这是一幢两层的民宅,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区凌文彬竹编工艺坊”。可凌文彬的栖身之所,只不过是向弟弟借居的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卧室。走进凌文彬的卧室,令人难以置信这是艺术大师住的地方,这不但是卧室、也是厨房,更是工作室,空间小得只能容纳3、4个人。

一张架子床,上层放满杂物,下层放着一个竹编的枕头和一床薄棉被。床边垂着一个电灯泡,发出昏黄的光。床头旁放着高压锅、油盐酱醋等物品。在床的对面放着一个铁架子,上面满是凌文斌用来制作艺术品的工具和小零件,地上散落着许多竹篾,凌文彬便是用这一根根单薄的竹篾编织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竹编艺术品。

竹编花木兰的工艺非常精致,虽还未完成,但五官已初具雏形,栩栩如生

从艺数十载 仍穷困潦倒

在介绍作品前,凌文彬先向记者谈起了他的经历。1963年,16岁的凌文彬从艺于泉州工艺美术厂,在竹编车间学习竹编。刚开始,凌文彬学的是粗竹编,只是简单的编织竹篮子。“后来厂里的老师傅看我对竹编那么有兴趣,就慢慢教我了。”凌文彬说,自己对竹编的热爱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而他更痴迷的是对竹编工艺的创新,他独创的“外镶插花”竹编技术,成为泉州竹编工艺区别于其他地方竹编工艺的鲜明特色。

1993年,泉州工艺美术厂关闭后,不懂营销的凌文彬只能靠骑三轮车载客维持生计,即便如此,他仍未停止过竹编工艺的钻研。妻儿因不堪贫困搬回娘家居住。自此,凌文彬便独自生活、工作至今。

如今,年过六旬的凌文彬带有3个徒弟,他的竹编工艺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作品被国家、省市多个展览馆、艺术馆收藏,也曾获得多项荣誉,但他每个月的生活来源仍仅是国家每月280元的低保和省艺术馆每月给他的1000元生活补贴。

坚持梦想 欲做花木兰

这个从艺50多年的老艺人即便穷困潦倒,仍坚持不懈的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2011年,凌文彬突发奇想——用竹子编织一件让大家都接受又喜欢的代表作品。说做就做,凌文彬开始画设计图,找材料,他想做的是一个高4米多、肩宽1米多的竹编花木兰。“我想用女性去体现竹编的美丽,而盔甲的造型则是竹编的优势,比较容易做好的。”凌文彬说,那么“庞大”的花木兰可不好做,从设计样图到完成头部的制作就花去了近2年的时间了。如今,花木兰的头部还没有全部完成,预计整体完成需要5至6年的时间。

“整个作品我分成3部分:上身、下身和底座,可拆分。其中,头部是最关键的,花木兰脸部的花纹就是我独创的‘外镶插花’里面是空的,没有木模型。”凌文彬指着还未完成的作品告诉记者,头发、嘴唇和手指都是比较细致需要下工夫的地方,却也是能体现技术的地方。

凌文彬给他的花木兰作品取名为“巾帼英雄”,他认为,“竹编很美,美会吸引人、会促进经济发展”,而“巾帼英雄”的创举在鼓励他不断尝试创新的同时还将起到振奋人心、鼓舞人心的作用。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