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东亚文化之都”花灯,融合了泉州、横滨、光州三城之美,雨后倒映水中,格外漂亮
东南网2月13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吴月芳 陈丽娟 田米 谢向明 黄谨 林继学 吕波 陈建辉 见习记者 洪燕茹 实习生 黄萱霖)“万支灯火度花楼”,蔡襄这样形容泉州人闹元宵。
时隔千年,泉州古城重又沸腾,所有人却忙碌起来。因为,就在今夜,借着闹元宵的契机,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开幕式暨三国城市文化节目展演交流将举行,就此拉启为期四天的三城文化交流序幕。开幕式由文化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今晚,开幕式文艺演出《春暖刺桐红》就正式和观众见面,总时长约100分钟。总导演之一的谢南说,大胆地将投影等科技元素运用到舞台上,这次演出将是试验性的。
日本横滨、韩国光州访问团今天下午抵达泉州,今晚,将带来地道日韩味道的表演。
明日,在西街旧面粉厂,重磅主题“古城文化复兴计划——泉州西街系列活动”丰富多彩。备受关注的西街首期项目启动仪式上,泉州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委托编制签约仪式将举行。“东亚文化之都”建设论坛、日本横滨、韩国光州文艺专场演出也将逐一举行。在热闹的活动中,大家还可以抽空去逛一逛各种书法、摄影、绘画展览,闹中取静品味另一种内敛的泉州文化。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设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这回是借着泉州元宵的契机,举办开幕式系列互动,咱们是主场,而且打响了头一炮。再过不久,2月底至3月,泉州方面也将派出代表团,到日本横滨、韩国光州参加他们的开幕式系列活动。
活动速递摄影展《光影西街》
时间:今天上午9点开始
地点:市区新门街源和1916创意园区13号楼1楼展厅
想寻找地道的西街味道?不必穿街走巷了。到《光影西街》摄影展去看看,借助摄影师的镜头,带你感悟泉州西街。
本次展览共展出摄影大赛获奖作品100幅(组),全部为西街题材。今天上午9点开展,昨天就热闹地举行了预展。这些照片搜罗了西街的大街小巷,平时被大家关注,甚至是不易被察觉之美,值得大伙关注。
撑着伞赏灯,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日本专场演出
时间:2月14日(正月十五)19:30
地点:新门街梨园古典剧院
演出持续一个小时,内容包括尺八、古筝、津轻三弦演奏、民谣表演。
前30分钟,由尺八演奏家和古筝演奏家表演;后30分钟,两位津轻三弦演奏家和一位民谣表演家登台。
将组织在泉州的日本学生、工作人员,以及高校部分学习日语的学生前往观看。
韩国专场演出
时间:2月15日19:30
地点:晋江戏剧中心
演出80分钟,将组织在泉州的韩国学生观看。开场是韩国传统舞蹈《开场演出与巫戏》,巫戏是最能展现韩国魅力的传统表演形态,演员的肢体技艺令人称绝。接下来的《混性四重唱》里,光州代表性的声乐家带来韩国流行歌曲联唱,包括韩剧正在大热的《继承者们》里的《疼痛爱情》、《大长今》主题曲《希望》等。还有《驱煞舞》,源起韩国的传统巫俗。
穿着特色服装的女孩花灯,代表东亚文都三城
这个小女孩,萌到你了吗?
昨晚6时,华灯初上,泉州市区新门街流光溢彩,2014年泉州元宵灯会正式亮灯。
泉州元宵花灯,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但今年却格外不同——泉州东亚文化之都开幕式即将拉开,花灯种类丰富,规模最大,而且还迎来了日本和韩国的花灯。也许过去确实“年年岁岁灯相似”,但今年,绝对是“灯不同”。
您能发现,处处都有三国元素
在新门街两端,横跨马路的两座大型拱门,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花灯。进入花灯展区,泉州花灯的精巧、细致,实乃一绝。您瞧,无骨针刺灯、料丝刻纸灯、各种“马”元素花灯……各种精彩,目不暇接。
在南音艺苑,不少游客聚集。原来,这里有三尊座灯——左侧是韩服少女;中间是惠安女;右侧是和服少女。
再往前走,梨园古典剧院前广场,有最大的主题花灯——“东亚文化之都”花灯,长18米、宽4米。这座花灯由泉州和韩国光州、日本横滨“文都”三城的标志性建筑构成。花灯中间是泉州钟楼,两侧分别是开元寺东西塔,最左边是日本横滨的伊势神宫,最右边是韩国光州松广寺的僧宝殿。建筑前方则是日本海湾大桥和韩国汉江大桥造型。底座两侧还印着人们熟悉的老君岩、关岳庙、洛阳桥等。
来自日本的小花灯,凑近才能看到精妙
日本横滨,送来8盏小田原灯笼
昨晚的小雨助兴,雨停后,人们细心地发现,地面一点积水,反而形成特殊的倒影,和地面上的大型花灯交相辉映,特别有味道。
在剧院的对面道路,藏着一些外国的宝贝——这是专门的“韩日灯彩”展示专区,日本横滨运来8盏花灯,名为“小田原灯笼”。这种灯笼起源于江户时代,灯笼小巧,可放杯中,也称“杯中灯笼”。
委托泉州花灯艺人制作的日韩元素花灯还有15盏,融入了日韩樱花、建筑等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台湾台南送来2盏花灯。花灯以台湾的吉祥物“风狮爷”为原型,寓意吉祥、美好。
有人说,灯会年年有,可能会“年年岁岁灯相似”。其实,所谓赏灯,并非只图热闹,只有看花灯时多留意细节,才更能体会到元宵赏灯之乐。
虽然下着雨,但泉州市区新门街的元宵花灯主会场,赏灯人如潮。
泉州文都活动开幕式,恰逢元宵,又是情人节。这几天,微博上不少美眉感慨:要提一盏自制花灯,邂逅我的陈三。昨晚,花灯刚亮,一些姑娘们就提灯来了,她们能遇到妙不可言的缘分吗?
这个小惠安女可爱吧
亮灯:红灯映照美人愈加标致
昨晚刚亮灯,一众市民就急着来赏。77岁的老何特意从安溪来捧场,“泉州现在是东亚文都,魅力不一样”。
后城旅游文化街、文化宫,是灯会分会场,昨晚也亮灯了。不同于新门街花灯的琳琅满目,后城的数百盏花灯款式齐整,风格一致。红灯笼映红了赏灯人的脸颊,灯下美人愈加标致。
时尚女孩撑伞徘徊,雨中,一位老伯随口吟道“雨淋状元灯……”引来旁人莫名赞赏。
在附近T淘园,还有第二届少儿花灯展,许多花灯都是用环保材料制作而成的,卖相很好,您可以去瞧瞧。
穿越:那些穿着汉服的女孩们
泉州汉服社的韩效和朋友,昨晚就扮上了:一人着清雅白衣,一人浓妆艳抹,各提一盏花灯,是现场镜头的宠儿。还有一位年轻女子,穿着大红衣服,扎着高高的发髻,独拎黄灯笼,在人潮里前行,颇为惹眼。
各种年轻人也不再宅在家里,大家相约来赏灯。90后女孩小徐提前来探营,一路拍照,连手机空间都不足了。她和小伙伴商量,正月十五去买个面具,再提盏花灯,品读文都之美。
在工人文化宫戏台,民间音乐邀请赛冒雨举行,十支代表队参赛。古乐古风,也让观众们恍如回到古代。
台胞来到晋江,送来花灯,还着古装祭祖
回归:50名台胞来晋江数宫灯
“肃静”“鸣炮”“鸣钟三声”“擂鼓五通”……浩浩荡荡的踩街后,两岸同胞身穿古装,开始春祭。昨天下午,一年一度的闽台东石民俗“数宫灯”上演。
晋江东石“数宫灯”,有2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遗。这次,50名台胞还带来了48盏宫灯。活动最高潮时,两岸同胞仰头共数大堂里的六七十盏灯。
68岁的陈秀凤,已连续来了7年,这次带着孙子孙女等一起来。“明年我还要跟奶奶来!”6岁的孙子曾亚舶说。他觉得花灯好看,而且很热闹。台胞蔡武璋也说:“要培育年轻一代对祖先、对根的追思。”
传承:小学生用可乐瓶做花灯
昨天的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非常热闹。市民们走进校园,与孩子一起制作元宵圆和创意花灯。孩子们还跟华新社区计生协会工作人员一起给困难户送去元宵圆。
在通政中心小学北校区,远远就能看见走廊上挂满的花灯。这些花灯有讲究,都是由各种废旧材料做的,有可乐瓶、香烟壳、吸管、气球等。孩子们变废为宝,花灯的造型还都很漂亮。
陈越端阿姨的儿子定居香港,她每回泉州,都会往香港带去元宵圆,“泉州的元宵圆,留在很多泉州人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