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商道三部曲之旅游:文化复兴引燃泉州旅游新激情

qz.fjsen.com 2014-02-14 09:21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变奏 翻越障碍一路摸索前行

尽管“东亚文化之都”这张新名片为古城旅游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业界人士表示,很多东西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家庭旅馆、民宿多由老别墅、老房子改造而成,存在住宅禁商、消防验收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家庭旅馆拿不到营业执照。”潘云飞说,即使在家庭旅馆业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厦门鼓浪屿,民宿业也有着同样的“尴尬处境”。

继鼓浪屿之后,厦门曾厝垵这几年也出现了不少被改造成宾馆的民宿。“一方面是‘身份证’的问题,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了,如何做出民宿的特色,做好服务,打造出品牌竞争力,都是民宿行业需要思索的问题。”业界人士贺先生说,这几年厦门民宿已经出现了“价格战”现象,不仅冲击市场,而且破坏城市形象。

对于泉州很多小吃老字号来说,“文都热”刮起的旅游风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相比厦门的素饼,泉州的绿豆饼在品质上并不差,但泉州的旅游业没有厦门那么发达,消费群不大。厦门作为旅游城市,素饼面向的消费者是全国各地的旅客。”在南门做绿豆饼的林师傅表示,旅游业可能为传统小吃带来更大的消费市场,但传统手工产品如何提升产量、打造出品牌,都是业界正在探索的新课题。

“许多来我们店里吃过面线糊的顾客,拍了照片传到网络上,被关注、被转发,进而被更多人知道,也带来了新的顾客,消费者无形中为产品做了广告,这种方法比生活中口口相传的营销方式效果更快。”水门国仔面线糊老板谢锡国说,但很多传统的老字号经营者都是“埋头”做事,并不懂得怎么替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做宣传,这对于老字号的发展极为不利。

对于已经把文化元素以及传统工艺融入生产的泉州伴手礼产品来说,很多产品却面临着销售渠道单一,生产规模难以拓展的问题。据悉,不少文创产品只能放在旅游景点、书店或咖啡厅销售,土特产及小吃也只是依赖少得可怜的门店分散式销售。“我们的产量不高,规模化企业并不愿意接我们的单,可是小作坊的技术水平又很难保证。”“Hello泉州”团队有关负责人苏毅说,如果能有一个平台让他们更快捷地找到生产渠道,便能降低他们的成本。

发展 探索新模式期待新政策

泉州市秉正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秉正认为,乘文都东风,传统老字号有其天然的优势——几十年积累下的良好口碑和广泛的知名度。“但是一个品牌价值的体现,更多还是看市场。”他说,如今传统老字号也已经开始发展连锁店,随着泉州旅游业的兴起,只有拓展市场、树立品牌,才能让传统老字号得以传承和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老字号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个别老字号因城镇扩建、拆迁、改造等问题,已名存实亡。丁秉正说:“老字号保存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技艺,我们现在也在动员更多的泉州民间企业加入这个行列,通过成立协会,老字号企业将抱团发展,挖掘整理传统产品和技艺,支持有条件的老字号做精做强。”

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杨学太认为,无论传统如何值得传承,都必须要具有时代的印记,完全照搬是难以适应现有市场需求的。打通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只有构建健康的商业模式才能丰满闽南伴手礼市场,真正帮助闽南文化走出去。

为了把游客留“住”,民宿的业界人士期待着更多的政策支持。“厦门创制了全国独有的鼓浪屿家庭旅馆住宿合同格式示范文本,注册‘鼓浪屿家庭旅馆’集体商标,并鼓励商家自行注册个性商标,走‘集体品牌+个性品牌’的双品牌商标的策略。这些都值得泉州的民宿旅游行业借鉴。”贺先生表示。

业界人士建议,为了进一步丰富泉州的旅游业,应有意识地向文化体验、文化创意和文化度假转变。“只有让游客亲身体验,增加了景点和游客的互动,才能够让泉州的文化更深刻地被感受、被了解、被记住、被接受,也才能提升泉州旅游的知名度,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一旅行社导游黄小姐表示,把旅游提升到文化度假层次,也是业界探索的一个方向,泉州各县(市、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产业,如果能够有系统的项目、成熟的路线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一起发展,就更能把游客留在泉州。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