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峰一故居伤痕累累 曾是侨商私宅师院旧校舍
后人为了保护故居,给天井搭起防盗网,防止窃贼从天而降。 历史:抗日名将留影 泉州师院办学 陈碧峰故居当年的绝丽风姿如今已无法仰视,但仍能凭借残存的美丽,去感受它身上重叠交错的历史痕迹。 据悉,宅子主人陈碧峰(1887年—1953年)早年在缅甸仰光打工,十几岁时就靠着替人扛包为生,积累起资金经商。他将产业慢慢做大,办了两家碾米厂,在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均有生意。发达以后,他打算回乡建房子,选好址后,宅子于1932年开建,历时三年才建成。 由于整座房子错落有致,结构严谨,它备受人们的喜爱,建成之后很快就成为很多名人到泉州后的驻足憩息之地。据说,在上世纪30年代末,蔡廷锴将军率军路过泉州时,陈碧峰在家里接待了这位抗日名将。临走时,蔡廷锴和一见如故的陈碧峰在大厝前合影留念。 1952年,陈碧峰故居曾作为泉州师范学院的校址。泉州师院创办时,校舍还没盖好,学校就借用了这座宅子,在这里招生、上课和住宿,当时学生有两三百个。陈家除了小部分自住外,大部分房舍都腾给了学校。一年多后校舍建成,学校才搬出这里。 呼吁:期盼尽早修缮 妥善保护遗迹 “光荣史”属于过去,如今,伤痕累累的陈碧峰故居留给陈碧峰后人的更多是苦恼和无助。为了保护宅子,陈怀慧只能用铁门将主厝锁起来,有坍塌危险的地方,他们就用木头暂时支撑着。 “这宅子是市级文保单位,我们无法私自修缮,也没有那么多资金来修缮。希望政府能够来帮忙保护,让遗迹不至于消失。”她说。 |
相关新闻
- 2014-02-03“双魁”古大厝一建20年 两段因善念释怨的故事
- 2013-12-25将本土文化搬进时尚创意园 热血青年筹划跨年艺术展
- 2013-10-21为文化传播打造更多载体 民宿客栈期待海阔天空
- 2013-08-19林路厝:中西方文化结合 历经百年沧桑仍气势恢宏
- 2013-06-21闽南红砖建筑与红砖文化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