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亭巷69号院子里的城心塔出发,到泉州古代各城门的距离大致相等。这个院子墙外原有一亭,隔壁院子里现存一井,一井一亭,便是井亭巷巷名的由来。
早报讯(记者 张素萍 蔡紫旻 王柏峰 实习生 汪雅倩 文/图)井亭巷,从西街起至花巷许厝埕路段。巷子得名于一“井”一“亭”,井指的是玉泉井,亭指的是塔堂亭。与玉泉井一墙之隔的城心塔,建造于明万历年间,象征着古代泉州之中心。如今,塔与井藏身寻常百姓家,而亭子已不复存在。
古巷又名“高桂巷”,此名由来与南宋太守王十朋有关。公元1168年,王十朋任泉州太守。为政期间,他割俸钱兴馆学,布上恩恤民隐,兴水利疏塘渠,并在肃清门内建贡院(考场),肃清门外建“高桂坊”。当时井亭巷位于肃清门外,因此又被称为“高桂巷”。
黄晖/绘
巷内历代古牌坊林立,且均大有来头。比如高桂坊,是王十朋为里人石起宗高中榜眼而立;郡人石选与四个儿子俱出仕,时人称之“万石君”,巷口便立万石坊,后来此坊与忠厚坊合称“万厚”,成为街坊地名;巷西原有义泉坊,因巷内有义泉井而立;宋嘉泰二年(1202),进士陈用词赋夺魁后,巷内立有奏赋坊表彰……一条巷内的古牌坊就有六七座,惜今已尽毁。
文化积淀深厚的老巷,历来文人雅士辈出,井亭巷也不例外。小巷古时走出过众多进士官宦,今日也有不少大学校长、教授等社会贤达。物换星移,井亭巷原有的老房子不少已改为新居,走在石板路上,在新与旧交错间,古巷的繁华与沧桑尽显。
古城圆心今犹在 人才辈出不寻常
井亭巷28号,是一座三落古厝,占地400平方米,有祖厅、两个天井、两口井以及带书房的护厝。
井、亭、塔并存,让井亭巷在西街巷子中与众不同。得名于玉泉井与塔堂亭这一“井”一“亭”的井亭巷,亭子已被毁,但是象征古代泉州中心点的玉泉井与城心塔,分置于两户寻常人家的院子里,得以保全至今。
老城区的中心点自然有一些不凡的气象,居住于此的人也有一些不同寻常之处:早在宋、明、清等多个朝代这里就已名家辈出,出过明朝户部侍郎庄国祯,还出过进士、探花数十人,宋代石选一家甚至五人出仕为官;及至现当代,西街走出了泉州公立中医院院长郑燕汀,地下党人、“却疾医学研究社”组织者郑却疾,晋光小学创始人庄垂纶,当代著名民商法专家、华侨大学前校长庄善裕等知名人士。
井亭巷的历史熠熠生辉,那些保存至今的“宝藏”也成为老城区的一张张活名片。然而名人宅第的后人们,面对逐年增加的修缮费用,以及老宅日渐稀少的居住者,对往昔的自豪与对未来的担忧同时存在着。
玉泉井藏身院落中
井亭巷71号
巷子因井得名 此井俗称“城心井”
旧时未通自来水,老城区的巷子里,几乎都有水井。井亭巷得名于巷子里的玉泉井与“塔堂亭”,井沿上刻着“玉泉井”的水井,就位于现在的71号民宅院子里。
关于“玉泉井”名字的由来,有个有趣的说法。泉州古城因为形似鲤鱼而别称鲤城,人们以人有肚脐,推断鱼也会有肚脐,其位置应在中心点,又因为脐也是圆形,向下凹,所以把位于古时候老城区中心的这口古井说成是“鲤鱼脐”,这口井俗称“城心井”,又叫“玉泉井”。
69号居民万老伯说,他就是喝着玉泉井井水长大的,井水清冽甘甜。井边原有一“宫”,已不存在。但井边一块数米长的青石板却是古物。
城心塔
井亭巷69号
院子里的塔是老城中心点
透过井亭巷69号的围墙,一座塔好像从院子里“长出来”似的——这就是城心塔。院子里住的是泉州历史名人“万提督”的后人,他们与城心塔朝夕相处已经200多年。
而井亭巷得名于一“井”一“亭”,亭子是旧时位于万家院子里玉兰花树所在地的“塔堂亭”,可惜早已被毁。
古城圆心 就在他家院子里
城心塔从其意义上来说,是古代泉州城中心的标志,其性质则是风水塔。
万老伯说,城心塔就是指南针上的那个中心点,以城心塔为圆心,向古代泉州城的东门、西门、南门、北门、涂门、水门、新门走去,除了水门稍近之外,塔与其他六门的距离大致相等。
万老伯说,塔座一侧刻着“阿弥陀佛”几个字,说明它是佛教塔。万老伯的父亲在世时曾告诉过他,自己在解放战争时,为地下党员提供过庇护之所。当时,躲避国民党追捕的地下党员们曾藏在塔底下。
以前的万家院子比现在大,如今院墙外面的位置,在万老伯儿时曾有一个“塔堂亭”,就在城心塔边,祀“塔堂公”。亭子被毁后,万家人在遗址种上了含笑花。这个时节,含笑花开出满树花苞。
相依相存 用心护塔200年
据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定心塔,在万厚铺郡城之中,明万历年间造,清乾隆十四年重修。居住于此的万老伯也指着塔座上的石刻文字告诉记者,“万历”说的是塔建造的时间,“乾隆”说的是塔重修的时间。
城心塔为楼阁式,五层五檐,下有塔座,平面呈八角形,高约4.5米。塔身由红砖砌筑,外涂白灰,顶部装以红陶罐叠成而涂上白灰的葫芦刹。1983年1月,城心塔被定为泉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6月,泉州市人民政府竖立保护碑。
虽说先有塔,后有万家宅院,但是塔和人早已相依相存。
在文物保护意识薄弱的年代,万家人自发地保护着塔的安危。那些年里,还在世的万老太太关紧院门,保住了城心塔的安全,她一发现城心塔有砖土剥落,就会立刻使用新砖填补破洞。
井亭巷23号门前屋角处,供奉着数尊神像,旁边砌有一座焚香炉。
井亭巷23号
旧时境庙高桂宫 今朝屋角小佛龛
井亭巷23号门前屋角处,供奉着数尊神像,旁边砌有一座焚香炉,连绵不绝的梵乐飘荡在街头巷尾。再细看,屋角墙壁上还刻有数行小字。
为何佛龛和焚香炉立于街头巷中?附近林老伯介绍,古时井亭巷地属高桂境,彼时小巷又名“高桂巷”。“高桂巷中段,原有一座境庙叫高桂宫,民国时期倒塌,新中国成立后因各种原因无法重建,乡邻只好集资将其供奉在这个屋角。”
史籍记载,高桂宫坐东向西,宫内原奉祀相公爷,始建年代不详。
大厝横梁上有细致的雕花、梁柱上彩色的图案依稀可见。
井亭巷28号
每年维修 雕梁画栋今犹在
建于清咸丰年间的井亭巷28号,是一座三落古厝,占地400平方米,有祖厅、两个天井、两口井以及带书房的护厝。有意思的是,为了避让对面的高桂宫,古厝主人遵循民间风俗,将大门开在了偏门的位置。
这里住的是林姓人家,他们属于“金紫林”,但西街的居民们更习惯按地界称他们为“井亭林”——井亭巷的很多老一辈居民,就是在“井亭林”的书房内接受私塾先生教导,日后成才的。
70多岁的林老伯说,房子是爷爷那一辈人建造的,他的父辈也曾在护厝的书房里念书。“为了躲避国民党抓壮丁,父亲后来去了菲律宾,很多关于祖辈的历史,我们也就不得而知。”
林老伯尽心尽力地保护着古厝,每年都翻修屋顶。
区别于很多年久失修的古厝,“井亭林”的大厝至今可见雕梁画栋:横梁上有细致的雕花、梁柱上彩色图案依稀可见、门板和窗棂上的镂刻栩栩如生、屏风上的对联颇具古风……
林老伯对古厝的感情很深。从厦门读完大学毕业后,他原本在福州工作,住了很多年的套房。返回泉州后,他搬回老房子,“古厝出入方便,不用爬楼梯,邻居也都熟悉,多好!”
林老伯也担心古厝的未来:“孙子住不惯古厝,以后,谁来维护这座老房子呢?”
“井亭巷十七号”的临街小洋楼,已全然不见往昔旧痕。
井亭巷17号
名医驻扎巷内 研究医学著书
探访井亭巷前,记者从坊间得悉巷中曾住着泉州名医郑却疾,但兜转数圈后,才在乡邻们指点下找到“却疾医学研究社”昔日驻扎之地。然而,眼前门牌号“井亭巷17号”的临街小洋楼,已全然不见往昔痕迹。
提及“却疾医学研究社”,有段历史不得不说。1929年,晋江中医公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被泉州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取代。20年间,晋江中医公会长期开展学术活动,出版学术刊物《医药月刊》等。当时,为便于讨论交流,中医公会会员及中医爱好者自发组织若干小组性的学术小团体,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由郑却疾组织的“却疾医学研究社”。研究社就设于井亭巷。
郑却疾是曾任泉州公立中医院院长郑燕汀的长子,颇负才名。曾主编晋江中医公会学术刊物《医药月刊》一至五期。后来,郑却疾因思想进步,并具相当的交际组织能力,被控为地下党员,陷于国民党宪警囹圄多年,横遭审讯。未入狱前,郑却疾著有《疾病的自然疗法》、《霍乱通论》、《阴阳五行论》、《四言诊断纲要》等书。
据郑却疾的后人介绍,郑却疾是名地下党员,1927年厦门党组织派来泉州工作的同志利用一书店作为党的联络站,负责人就是郑却疾。“爷爷的公开身份是晋江中医公会医师,他的联络站负责接待来泉的共产党员,后来又参与组织开展了许多活动。但这些情况我们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了解到。”
几十年过去,书房书香气息依然如旧。
井亭巷47号
桃李芬芳侍郎第
井亭巷的明代庄国祯侍郎第闻名遐迩,原来有东西两座大厝。这座距今400余年的古大厝,是泉州现存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古建筑。虽然年代久远,但西侧大厝经后人悉心保护,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集资修缮后,依旧古朴典雅,风采犹存。
如今,西侧大厝的庄氏兄弟们,年纪最小的都已经退休几年,他们常常担心,依靠出租护厝作为祖屋维修基金的做法,维持不了太久,“房子太大,修缮费用很高,而且修旧如旧所需的旧材料、老手艺,是越来越难找了”。
书香门第 一门四代二品衔
庄国祯(1527-1604年),字君祉,号阳山,是晋江青阳庄氏家族十一世孙。明嘉靖年间高中进士,历任广东按察使,云南、江西布政使,后晋升南京刑部侍郎,转北直户部右侍郎。侍郎是古代官名,明清时期属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庄国祯才华横溢,为官清正廉明,深受民众爱戴,朝野钦佩。他生前著有《阳山集》,在安溪清水岩留有题写石碑,逝世后皇帝钦赐祭葬。后来朝廷按礼制,赠封其祖父和父亲为河南布政使(正二品衔),成为当地一时佳话。而庄国祯次子庄懋华,则任湖广左布政使(正二品衔)等职,人们因此称庄国祯一门“书香门第,四代二品”。
古大厝古朴典雅,风采犹存。
规模宏大 张瑞图亲书额匾
“古厝原本规模宏大,从这里到西街南都在古厝范围内……”青阳庄氏家族二十四世孙庄铭贤说,明嘉靖年间,庄国祯回乡后从青阳迁居井亭巷,建此府第,据载,主屋由东、西两座七进五开间大厝组成。
上世纪50年代,走进侍郎第便可看到一座木构大门牌楼。进门左拐可见一大石埕,当时东面尽头有一剧台,大伙都叫它“新峰土台”。
庄国祯故居曾有块巨大的石额匾,长约2.7米,宽1米多,前后两面分别刻有“中丞开府”和“奕世承恩”,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张瑞图亲笔手书。石额匾曾摆放在府第大门围墙正中,“文革”时期为免被毁,庄家人连夜深埋,此匾从此销声匿迹。
护厝的墙壁古色古香
雨过井干 排水技术精良
庄铭贤说,府第西座由于长期有人居住和修缮,保存比较完整。而东座已基本倾颓,除了一进尚存部分残楹败瓦,长期供编蒸笼的工匠居住,后半部被征用盖成公房。
目前庄国祯故居主要部分占地1300余平方米,包括厅堂、东西大房、完整深井和东西榉头,故居四周有围墙保护。
“古人建造非常讲究科学,小时候无论下多大多久的雨,天井都从不积水。”庄铭贤感慨地说,厅堂前的“大深井”,从来都是“雨过井干”,令人啧啧称奇。
古厝厅堂及厅口屋顶部分曾两次倒塌,后人修旧如旧翻建了两次。多年来,虽然庄氏后裔投了不少钱,坚持不租借,但部分建筑频受白蚁侵蚀,有倒塌之险。
庄垂纶、黄崇仁夫妇
教育世家 三代出了15个教师
庄家是泉州有名的百年教育世家,其中就有晋光小学的创办者庄垂纶,也就是庄铭贤的父亲。
庄铭贤介绍,父亲庄垂纶早年毕业于集美师范,曾在上海美专深造,师从美术大师刘海粟。毕业后受聘于福建省立第十一中学(即今泉州五中),并兼任培元中学、培英女子中学(今泉州幼师)、泉州中学(今泉州六中)的教师。
1928年,受教育救国思潮影响,在陈嘉庚的鼎力支持下,庄垂纶与集美学校同窗黄楷南、黄炯森、吴跃南等6人旅菲募捐,后在清源书院旧址创办了晋江公学(后改名为晋光小学),庄垂纶长期担任该校校长。
庄垂纶的太太黄崇仁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待遇优厚的职业,献身小学基础教育,到晋光小学协助丈夫办学。黄崇仁虽是大家闺秀,但生活十分俭朴。那时候,由于经费不足,办学十分困难,为了能支付日常工作费用及教师工资,庄垂纶身兼多个学校教师职务,把教书所得全部用于学校。而黄崇仁出嫁时,曾有十几箱的嫁妆,当时也全部变卖掉,用来支持丈夫办学。
从庄垂纶夫妇算起,庄家三代共有15人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教龄累计360多年。1991年,庄垂纶、黄崇仁一家三代被授予“教育世家”的光荣称号,1992年又被评为首批“福建省优秀教育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