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新技术 泉州修复污水干管不用“开膛破肚”
市区最大污水干管 下周动工修复●追踪
修复污水干管 不用“开膛破肚”
首次采用全新技术,使用高科技材料,实现地下管道内衬修复
工人下井为管道固定方向
使用特种玻璃纤维,运用全新技术,经一辆紫外线固化车牵引,不用开挖路面,就能达到修复污水干管的效果。这既是泉州市区首次使用这种技术,也彻底改变了以往“逢埋管必开挖”的情形。
昨天,记者从泉州市排水中心获悉,市区宝洲街污水干管修复改造工程将于本月底全面铺开。此次维护范围包括从温陵南路城雕至宝洲街与田安路交叉路口的污水干管,全长约1公里,预计整个工程到今年6月份全部完成。
那么,这种玻璃纤维管有何奇效,具体如何施工?众所周知,城市污水管都深埋于地下五六米处,如何在不开挖路面的情况下,实现内衬修复?此外,那辆神秘的紫外光固化牵引车是如何作业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夜跟随市排水中心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深入工地,探访这种全新修复技术的真面目,用镜头记录,为读者一一解疑释惑。
“这项新技术的运用,从前期管道的预处理,到使用材料的存放,一直到现场的拖管下料、固化,环环相扣,一点也马虎不得!”市排水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整个施工过程技术含量最高的,当属紫外光固化环节,工序十分复杂,工艺精细,就像在人体里安放心脏支架一样,要求非常严格。
□早报记者 林福龙 庄丽祥 文/图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