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晋江供销社现象

qz.fjsen.com 2014-03-28 17:14   来源:泉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现象四: “供销情结”伴终身

看到“老董”洪肇战来到学校,孩子们都开心地围了过来。(陈晓东 摄)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核心提示

“老董,您又来啦!”老董,是英埔中心小学全校师生对洪肇战老人的尊称,也是昵称。该校校长许文生常说:“没有老董,就没有现在的英埔中心小学。”

今年已经81岁高龄的洪肇战,1977年至1994年任晋江市供销社主任,因为当年西埔村没有小学,他退休后,竭尽全力为建小学筹资千万元,中风后行走不便,仍每天往返学校了解师生的需要。“为后代子孙造福是最好的工作!学校的事就是家里的事!”洪肇战笑着说。

晋江市供销社前主任洪肇战——

心系家乡教育  筹千万建小学

不辞辛苦筹钱 终于建起学校

洪肇战所在的西埔村,是英林镇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从小在那里长大的他,受尽了村里没有学校的苦。“村里比较穷,没有小学,要上学只能到别村。因为不是本村人,常常受到同学欺负。”从那个时候起,小小的他就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在村里建一所学校,让孩子们能够就近上学。

洪肇战并不是说说而已。虽然1992年因为中风行走不方便,但1994年退休之后,心系乡村教育的他就开始投入到筹建学校的工作中,一刻也没有闲着。“每天都四处筹钱,到西埔村每家每户找村民们要钱。300元、500元、1000元……每家都出一点,建校的资金就这样一点一滴积少成多。还找村委会、镇政府、企业家争取拨款或捐款等。”筹资过程中,洪肇战也曾遭到拒绝,但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就是想建学校,一定要建成”。

带着这样的坚定念头,建校资金终于筹到了100多万元。1996年,洪肇战一边建学校,一边继续筹钱,他还带头捐资建了一座教学楼。“刚建成的时候叫英埔学校,才3000多平方米,只有宿舍楼和教学楼两幢楼。186个学生,10名老师。”这些数据,至今依然深深地刻在洪肇战的脑海里。虽然建校过程又累又波折,但看到孩子们终于不用到别村上学,洪肇战的心里乐开了花。

责任编辑:陈小妮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