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福堂外的古代重修碑记留下了旧时“讲约”的记载
晋江沙塘社区内有古庙锡福堂,它还是明清时期里社的“约所”,外墙上有古代的重修碑记,碑文上留下了“讲约”记载;始建于宋代的应台亭拥有庙、塔、桥建筑,古意盎然;“夫人姑厝”是张瑞图原配夫人王氏的故居,张瑞图和王氏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
核心提示
在古代王权至上的宗法社会里,法治有严重缺陷,法资源也十分有限,乡民需要更贴近实际生活的“法”来对其加以约束、管理和教化,“乡约”由此应运而生,而制定、实施乡约的场所就叫“约所”。在泉州,有史记载的古代约所并不少,但真正能留存至今的却不多,晋江的锡福堂便是其中之一。
□本报记者 吴拏云 实习生 黄倩倩/文 陈小阳/图
应台亭始建于宋代
非比寻常的锡福堂
锡福堂,又名“大宫”,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沙塘社区。从外观上看,锡福堂其实和我们常见的闽南庙宇区别不大,它是一幢五开间单进、抬梁式木构架的硬山顶建筑,里面奉祀着忠佑侯、崇德尊王、慈济明王等神像。大殿的木料基本都漆成了朱红色,而殿门上方挂着的那块匾额则是黑色的,色调的反差,使得匾额更加醒目,只见上书“锡福”二字,落款为“瑞图”。据沙塘社区老年人协会副会长王思林介绍,锡福堂的这块大门匾原是赫赫有名的明代大学士、书法家张瑞图亲笔题写的,但因历史久远之故,原匾已湮灭,如今这匾上的题字是后人摹写而来的。“张瑞图与沙塘有解不开的情缘,他还是沙塘的女婿。”王思林称。
据记载,锡福堂大宫左右边门上方原有“义龙”、“律虎”二匾,但均散失多年,1985年补立。明隆庆四年(1570年),泉州府同知丁少鹤曾为锡福堂题诗匾曰:“十里陂塘成井烟,村村农事竞秋田。海波不动民安堵,小憩山堂亦自便——夏日行海上,憩沙堤庙中,父老欢迎。时清民乐,聊用自慰,书此志之。”据王金城、王孝谦主编的《太原王氏沙堤乡志》称,该诗匾于1958年被泉州文管会“借去展览”,今下落不明。
据蔡长安和吴金鹏编著的《大美晋江·晋江宗教建筑》一书介绍,锡福堂自明清起便是沙塘地区“里社讲约之所”,即当地绅耆宣传乡约的约所。乡约指的是乡民基于一定的地缘和血缘关系,为某种共同目的而设立的生活规则或组织。乡约制定、实施、推广的场所就叫约所。
我们在锡福堂大门口左侧,发现了两块嵌在墙内的古代重修碑记,一块是刻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另一块刻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道光重修碑记上的碑文清晰地写着:“……曰是宫旧为绅耆讲约之处,父老流传至今,啧啧人口……”这碑文凸显了锡福堂的与众不同之处,也证明了它的确曾是一处约所。
应台亭石塔上有壶门龛,龛内刻有佛首。
约所出现有其历史根源
沙塘一带为何会出现锡福堂这样的约所呢?在这约所中,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大事?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沙塘社区的居民。
沙塘社区的居民王先生告诉我们,沙塘位于晋江市东南部,是晋江古代著名水利灌溉设施“七首塘”之一,旧时全村大小池塘十余处,交通四通八达,在古代属于农业较发达地区。锡福堂始建于明朝,原为庙宇,后来如何成为约所,原因今虽难以稽考,但据老一代流传下来的说法,应该是为了更公平合理地处理乡村、宗族内部的纠纷而设置的一个场所。“若本地乡民违背乡约,就会被带到这里接受族人、乡民们的道义谴责和族长、乡老等尊长的处罚”。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锡福堂也是乡村中处理大事的地方,比如防涝、救灾、御寇等紧急事务,就由当地绅耆在此进行公开决断。
南京大学亚太法研究所所长张中秋认为,乡约是一种国家法的补充,最初形成于中国,后来曾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东亚诸国。乡约只在本地域内发挥作用,只能约束本地域内的乡民,调整乡民的生活生产,它往往兴盛于理学深厚的地区,或危机深重的灾区(如盗灾、匪灾、兵灾等)。
实际上,晋江地区在古代就是有名的“理学之乡”,理学渊源颇深,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这里讲过学,明清时,蔡清、李贽、陈琛、王畿、王慎中、李光地等名士的思想在民间传播甚广,影响至深。有学者认为,由于理学的兴盛,民众自律性获得强化,因此,明清是晋江乡约涌现的重要时期。而明中后期倭寇猖獗,乡民出于保护家园、一致抗敌的需要,也制定出了各种强化管理的乡约。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文德科认为,历史上新儒学的代表朱熹、王阳明对乡约极其感兴趣,他们通过参与的方式,丰富、完善了乡约的形式,使乡约中更多地含有儒家伦理或宋明理学关于教化的内容。如,朱熹所拟《损益蓝田吕氏乡约》中的“德业相劝”、“礼俗相交”等篇,就含有大量这类内容。到了清代,统治者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乡里约”,规定由约正、约副为乡约宣讲,每月朔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召集百姓听讲,并对乡里百姓的善恶进行记录。由此可见,晋江锡福堂在明清时成为约所,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遗憾的是,在锡福堂中产生了什么样的乡约,发生过什么样的大事,史无记载,而在采访过程中,接受访问的沙塘社区居民也都表示没有听老一辈谈论过在锡福堂中发生的乡约事件,所以无从考究。
“锡福”匾原是张瑞图亲笔题写的,今匾字是后人摹写而成。
年代久远的古庙应台亭
古庙“应台亭”是我们在沙塘的另一惊喜发现。这座庙就藏身于锡福堂后面的一条小巷上,从空中俯视的话,两者几乎紧挨在一块。
据应台亭文物古迹管委会主任王孝基先生介绍,古庙应台亭始建于宋代,当地人称之为“佛祖宫”,宫内奉祀崇德尊王、慈济明王、福寿星君、叶真人、忠佑侯、夫人妈、阎君公。我们在应台亭的外墙上,发现了一方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的花岗岩石碑——《大砂塘碑》。此碑为长方形圭首,高1.2米,宽0.63米,碑额阴刻篆书“大砂塘”,碑文为“属晋江县聚仁里二十六都,周围一千八百余丈,深九尺,灌田六百九十二石。嘉定二年五月廿日立”。据称是前人在对当地水塘的面积、灌溉范围予以确定时所立的石碑。
“应台亭文物不止这座古庙和那块《大砂塘碑》,”王孝基笑着说,“在古庙应台亭前还有应台亭球形石塔,以及梁式石板桥——应台桥。在旧时,庙、塔、桥是连成一体的。”
我们来到庙前,果然见到了那座古意盎然的应台亭球形石塔。据《大美晋江·晋江宗教建筑》介绍,“球形塔是一种塔身呈球形的小型实心石塔,球形正面大多刻出壶门形龛,龛内雕像。因塔球形,故名。球形塔大多是佛教寺院中庄严佛土的室外陈设品,闽南地区的球形塔多建于宋代”。这座应台亭球形石塔始建于宋,现部分构件为近代配补的。“其高约4米,自下而上共分8层;底层为八角形须弥座,其上为雕刻水浪纹的覆钵与浮雕双龙的彭形座;第四、五层都是八角形的柱身,柱身有倚柱,每面各刻佛像或力士像一尊;第六层是塔身的主体,外观呈略扁球形,正面刻壶门龛,龛内刻佛首。球形塔身之上为攒尖八角顶盖和相轮塔刹。”看这塔身的浮雕工艺,虽谈不上美轮美奂,但古朴别致,令人见了不免有些许时光倒流的幻觉。
我们在应台亭前兜了一圈,却未能见着应台桥,这才被告知在上世纪末因村中修路,桥已被用水泥填埋成路了。见不到古桥模样,只好在史料中寻迹,据《晋江县志》载:“应台桥,在二十六都,宋淳祐二年(1242年)建。”沙塘社区居民告诉我们,应台桥原名为“漈桥”,桥下是一条湍急的溪流,上世纪50年代“漈桥”曾更名“军名桥”,“漈桥的位置就在应台亭石塔旁”。
锡福堂为五开间单进硬山顶建筑
探访张瑞图夫人的故居
沙塘社区还有一处值得骄傲的古建筑,那就是“夫人姑厝”,据说是张瑞图原配夫人王氏的故居。在王思林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在社区内找到了这幢建于明代的“夫人姑厝”。从外观上看,这是一幢五开间二进的闽南古大厝,两旁都有护厝。“张瑞图的原配夫人王氏是我们沙塘人,据说,这古厝是张瑞图为王氏回乡探亲而建造的。”王思林说道。
我们在古厝内没有看到悬挂任何匾额,颇觉奇怪,遂找来附近居民询问,获知古厝内原有两块张瑞图亲笔题字的匾额,遗憾的是,多年前古厝被盗,两块匾额早已不翼而飞。听到这消息,在场之人无不扼腕叹息。
虽然没有在“夫人姑厝”中发现张瑞图留下的墨宝,但张瑞图和他夫人的故事却在民间流传甚广。据悉,张瑞图的夫人王氏是沙塘人,善于纺织。张瑞图尚未考取功名前,家庭开支都依赖于王氏机杼纺织所赚的钱。王氏用她卖纱布得到的钱,默默支持张瑞图四处求学,自己则甘于贫穷。有一天,张瑞图从塾中归家,看到王氏在喝用水冲得很稀的大麦粥充饥,不由长叹:但愿老天开眼,让我早日出头,别让家人总吃这大麦粥!后来,张瑞图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功名赫赫,王氏也随他入京。有一次,王氏回到沙塘娘家探亲,张瑞图便命人建造了这幢古大厝,供其所用。从那时起,沙塘人便把这古大厝称为“夫人姑厝”。
张瑞图夫人故居被称为“夫人姑厝”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唐王朱聿键为张瑞图被列入“阉党”一案平反,赐谥文隐,重新祭葬。当时的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林欲楫还亲自撰写了数千言的《明大学士张瑞图暨夫人王氏墓志铭》(详见《晋江文化丛书·第2辑·晋江碑刻选》)。该墓志铭载曰:“元配一品王夫人,沙堤名族。夫人母张氏,为罗山公女。公于夫人镜台婚也。”意思就是说,张瑞图的元配一品夫人王氏出生于晋江沙堤(沙塘的旧称)的名门望族。王夫人的母亲张氏,是罗山公的女儿。张瑞图与夫人是所谓的“镜台婚”,即姑表婚。
林欲楫撰写的墓志铭中还提到,张瑞图与夫人王氏的灵柩最终合葬于皇上赐葬的墓道内。看来,这对贤伉俪生死相依,结局称得上圆满,他们的佳话也将世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