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帽山雷达站下月初投用
可提前数十分钟全方位探测大泉州“风云变幻”,为防灾减灾争取时间
全景效果图
东南网5月23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建辉 吕波 文/图)汛期要来了,泉州紫帽山气象雷达安装运行也进入倒计时。昨日,海都记者再次探访雷达站塔楼,并首次进入雷达机房参观。
这两天,技术人员已经开始对气象雷达进行调试,调试时间在半个月左右,预计下月初将正式运行。“天眼”运转后,将每6分钟向泉州气象局发送1个气象数据包,为气象预警提供参考数据。
泉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紫帽山雷达站,塔楼高约90米,屹立在紫帽山顶,就像泉州的“刺桐明珠”。正式运行后,它将弥补20多年来泉州没有自己的气象雷达的空白。
【探秘机房】
设备“娇贵” 室内恒温20℃
近日,阴雨连绵,常有大雾,紫帽山上能见度最低只有5米,一度影响施工进度。昨天,海都记者再次探访雷达站塔楼,直径8.54米的雷达天线已安装到位,生产商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设备。
据介绍,雷达开机运行后,天线能360度旋转,6分钟转一圈,探测半径230公里。发射机通过雷达天线发送电磁波,投射到云层,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通过天线捕捉,并被接收机记录下来,形成一个气象数据包,这正是进行气象分析的基础数据。
雷达机房被称为“大脑”,位于雷达天线基座的下一层,3天前开始通电,技术人员进入调试。昨天,机房首次对媒体公开。
20多平方米的机房,看上去跟一般的网吧服务器机房差不多,立着几个大柜子。泉州气象局工作人员舒先生介绍,这些发送机、接收机等设备,价值上千万元,养在“深闺”,十分“娇贵”。设备24小时开机运行会发热,为确保工作环境在最适宜的恒温20℃,机房配有3台5P的工业空调,24小时开放以降温,还配有备用电源,顶部球体还安装有4根避雷针。今后,将可远程控制并自动运行,除了保安外,无需专人值守。
工作人员在调试光纤线路
【性能最优】
运行后将与中央气象雷达并网拼图
生产商技术人员介绍,该气象雷达为SA波段,探测距离远,功能强大,适合降水多、台风多的沿海地区,在目前全国同类雷达中属于最先进的。跟组装电脑一样,过了10年的设计寿命后,还能通过更换组件对硬件系统进行升级。
泉州气象局工作人员舒先生称,1969年泉州曾有一部当时比较先进的天气雷达,架在晋江罗裳山上,使用20年后,因设备老化“退休”。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泉州一直没有自己的天气雷达。“正式开机运行后,将弥补这一空白。”
他介绍,雷达附近没有高山遮挡,站得高看得远。基座位于海拔440多米的山体上,加上塔楼身高90米,就有530多米的海拔,这样比紫帽山主峰还高出10多米。不受遮挡,就可无盲区无死角全方位探测大泉州区域的“风云变幻”,并提前数十分钟到数小时,探测到“风云”的移动方向和强度等最新气象动态,为防灾减灾抢到宝贵时间。
目前,福建省已在福州、厦门、龙岩、南平和三明等地,安装了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紫帽山雷达站将成为第6部,届时将与上述5部雷达系统组网运行,并与中央气象雷达并网拼图,对气象信息进行立体成像,提高对东南沿海台风暴雨的监测预警能力。
□链接
紫帽山雷达站,于2008年11月立项,投资4100万元,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
紫帽山雷达站由华侨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雷达塔楼设计高度90米,以刺桐花为设计灵感,俨然是泉州版的“东方明珠”,今后,无论是从晋江、石狮,还是从南安远远望去,都能清晰地看到这一景观。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泉州市气象探测、预警的千里眼,其探测范围将可覆盖周边达200千米之远,对台风及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将可提前几十分钟到数小时,增强泉州市对暴雨、台风、冰雹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还将有利于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科学指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