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签生产走向集约化
工作人员正在展示獭窟鱼签成品(刘倩 摄)
金茂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农圣联合农作专业合作社、建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宝圣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美好时光农林渔专业合作社、海山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近年间相继成立。从前,只用于自食或走亲访友送礼的特色农副产品,如今由农户或渔民组成的专业合作社注册成商标,统一生产、统一经营运作推向市场。
□本报记者 郭子芳 刘倩 通讯员 苏少辉 王国辉
一次只做好一个产品
眼看今年的休渔期就要开始了,每到这个时候,金茂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双海的工作也变得繁忙了许多。不能捕捞鱼鲜的日子里,不少渔民是靠着散卖独家特制的鱼签产品赚得一些家用补贴——这是獭窟岛(即现在的浮山村)渔民的必备技能,而合作社则负责统一收购社员家里制作好的鱼签。
鱼签是泉州台商投资区有名的特色小吃,主要以鳗鱼和“狗母鱼”等鲜杂鱼为原料,用机器碾磨成泥浆状,配以淀粉和适当的食盐、味精,加水搅拌均匀,放入锅中蒸熟晾干,再切成薄片,然后放于竹筛里或石板上晒干,便成为鱼签。
张双海介绍说,目前合作社只有“獭窟鱼签”一个产品,主要是考虑到当地渔民的制作手艺已经非常成熟,且鱼类保质期要长于虾类。“像这种气温下,虾可能只能保鲜3个小时,而鱼却可以存放12个小时。封装好的鱼签能保存1年”。
据了解,这个成立还不到两年的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吸纳成员215家,各家分工明确,其中从事鱼签生产制作的有52家,从事捕捞工作的有120来家,其余30来家均为养殖户。
据统计,2013年,浮山村当地农(渔)民人均收入为18560元,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达到23556元,高出普通农(渔)民收入约5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