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墙上的南洋瓷暗示着屋主曾有的海商身份
3 热心公益 重资捐建书院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12月14日那天,道光皇帝曾一天之内下了两道敕命,一是给广东和平的黄树华,另一道就是给福建惠安百崎的郭用锡夫妇。黄树华是和平黄氏思贵公第十六世裔孙,平生多善举,造福乡梓,因此受封;而郭用锡夫妇则是以“雅尚素风,长迎善气”、“兹以尔子遵例急公”和“淑范宜家,令仪昌后”而被皇上点“赞”的。郭用锡受封“修职佐郎”,而其夫人受封“八品孺人”。当然,据史学家考究,道光皇帝封赏郭用锡主要还是因为他与儿子郭金榜捐资给惠安文峰书院一事。
郭氏父子捐资文峰书院这桩往事,当年在惠安县曾引起不小的轰动。据郭廷玺介绍,在清代,惠安每期科考考生将近2000人之多,当时的考棚简陋,远远容纳不了这么多的考生,只好分散到各个考场,十分不便。因此,时任惠安知县的仝卜年倡导建造一座比较宽敞的书院。据《惠安县续志》卷二《建置志·学校》所载,文峰书院乃“道光七年(1827年)知县仝卜年倡捐,邑人输助至一万一千九百余金,择邑东门外附廓地建造……襄事为……郭金榜”。筹建文峰书院时,郭用锡曾令官居盐运司知事的儿子郭金榜捐资白银2000两,传说还差人用箩筐挑往县城上交,一时惊动全县,郭金榜遂成为建造文峰书院的16位襄事之一。文峰书院建成后,郭氏父子义举又经层层上报,“以闻于朝”,因而有了道光皇帝对郭用锡夫妇的封赐。
郭用锡的墓志铭对此亦有记载:“先是丁亥岁(1827年)邑有城工役,公捐重资以倡。嗣建文峰书院,又踊跃输助,命儿子金榜董其役。大吏胪事状以闻于朝。皆纪实也。”
据惠安县档案局工作人员透露,如今在该局内还存有这份给郭用锡夫妇的道光敕命原件,其长165厘米,宽32厘米,为黄绢质地,用汉、满两种文字墨写,卷头织有“奉天敕命”四个篆字,绕以双龙戏珠图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