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岁安海白塔塔檐坍塌 双塔凌霄曾是安海一大胜景
东塔清朝毁于暴雨,西塔命运引发关注
一位画家笔下的安海白塔与安平桥
早报讯(记者 林加华 文\图)860余岁的安海白塔,塔檐出现了坍塌,这一消息让不少人揪心。在塔的附近,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项目的建设已到塔边,白塔在等待着华丽转身,只是,大家期盼步伐能快一些。
四周杂草丛生 塔身衰老不堪
在安海当地文献资料里,白塔被视为安海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在安平桥畔,这座建成860余年的塔被视为桥的守护者。1961年,白塔作为安平桥的组成部分,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昨日,记者在白塔下看到,四周杂草丛生,附近都是泥泞,没有看护的人员,与它“国保单位”的头衔极不匹配。塔外围的铁门紧锁着,除了两方石碑和角落边一堆砖块,再无其他的配置。一面广告墙之隔,就是车流不息的大路。
这是座五级高的仿楼阁式佛塔,五层六角,塔身已是斑驳不堪,塔顶长出了青草。塔的第四层,塔檐缺了一大片,掉落的砖块砸在了第三级上。
站在安平桥上望去,曾经安海第一高度的白塔,显得“矮”了,旁边都是建筑工地,身后是一片片林立的高楼,再不是往昔的天空海阔。
塔檐损毁
早年繁华非凡 承载安海记忆
“白塔是安海的文明。”安海当地文史收藏人士汪建育先生说。
他介绍,宋明时期,安海古镇海上贸易兴盛,古渡口就在白塔之下,繁华之景,让人浮想联翩。明朝时期,白塔大修过一次,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文明塔”。乡里有人科举高中,就会在塔上挂上大红灯笼庆贺。再后来,有读书人要去应考了,也会到塔下祈拜,足以见白塔在安海人心目中的地位。
涨海声中,白塔也是一座灯塔。夜色笼罩的海面上,归航的船只们看见白塔上的光,就是看到了回家的路,塔指引着一艘艘船只平安归来。
汪建育回忆,小的时候,白塔四周还没有高楼,不远处就是入海口。“登上白塔,一眼望去只有茫茫大海。”每年的端午节,白塔迎来最热闹的时候,站在塔上,塔下人声鼎沸,看海面上“抓鸭”、陆地上“嗦罗连”,就跟过年一般。
白塔周边高楼林立
曾经双塔凌霄 当地一大胜景
安海白塔又称“西塔”,距离安平桥几十米远。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即1152年,历时14年的安平桥建成,“里人以造桥之余资,造此塔。”黄庭焕《旧志》只言片语介绍了白塔的建造历史。
汪建育告诉记者,在西塔的不远处,原本还有一座龙兴塔,俗称“东塔”,双塔凌霄,曾是安海一大胜景。
据载,南宋时期,安海建了五里桥(即安平桥)和东桥,被视为当时安海经济发达的一大物证。五里桥头有西塔,东桥畔建了东塔,两塔一路之隔。安海原本是座土城,明嘉靖时期,倭寇犯境,最后拆了东桥的石板筑城,东桥也就废弃了。
这座“东塔”,“塔高准西塔,大倍之,腹大丈余……登斯塔而望南门,北及大坪、紫帽、双阳,维西北而照映。”
历久失修,东塔终是经不住风雨震暴。“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月二十日大雨,至五月初六辰时塔尽坏。”《安海志》记录到。
“白塔只是塔檐坍塌了部分,如果没有引起切实的重视,得到及时保护,一旦重蹈东塔的境遇,到时候真不是‘可惜’可以去描述的了。”汪建育说,安海白塔已经屹立近千年,它可以走得更远。
启动白塔修缮 纳入文化公园
“长期以来,白塔像个孤独的老人,没人理睬。”当地一位文化界人士这么向记者表示。他认为,对待诸如白塔这类当地文化性标志的建筑物,政府和主管部门“护”要比“修”更迫切,“平日里的爱护,才能延长它的寿命,尽可能使之保存得更为长久。”
史料记载中,明朝、清朝时期,白塔各有一次大修,距今最近的一次大修,是在上世纪80年代。
泉州市安平桥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介绍,安平桥两头现在是归属地管理,白塔已经移交由安海镇及晋江文物单位负责。据了解,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则需经逐级上报批准后方可施工。
2013年2月,开工兴建的晋江安海镇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项目,将白塔包括其中,以建塔时的“瑞光塔”出现在入口服务区,周边将建设下沉广场,与旁边的水心禅寺、陆上桥、水上桥、入口集散广场、市民休闲广场、亲水平台等多个景观合为一体,再现“白塔凌霄”的景象。按照预期,该项目的建设时间为1年。
按照这一份方案,将启动白塔修缮,建设成文化广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