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泉州要闻 > 正文

首届“中国阿拉伯城市论坛”将在泉州举办

qz.fjsen.com 2014-06-11 07:50:05 陈丽娟 徐锡思 谢明飞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明清:德化生产的不少瓷器都有“清真言”

明清时期,因“禁海”等元素,对外贸易逐渐衰弱。但因为不少阿拉伯人在泉州“生根开花”,仍有不少阿拉伯元素丰富了泉州文化。

“在清代早中期,德化生产的不少瓷器,都有阿拉伯文字。”泉州工艺美院副教授张南章介绍,这些德化瓷器上,很多有“清真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惟一的使者”,宗教色彩浓,这些瓷器大部分销往东南亚、北非、中东的伊斯兰国家。

清代,泉州伊斯兰教有几次重兴,均由来官泉州的穆斯林捐资协助。如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都督陈有功、提标陈美等,重兴通淮街清净寺,重修灵山圣墓。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提督马建纪来官泉州,礼拜教规。同治十年(1817年),提督江长贵来官泉州,自聘阿訇,并倡导教务。

现代:中国唯一阿拉伯文化的专题馆设在泉州

改革开放后,中国陆续恢复了与阿拉伯的经贸往来。2008年,伊斯兰文化陈列馆在泉州海交馆正式开馆,内设“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的专题馆,成了全国各种博物馆展馆中,唯一的关于阿拉伯文化的专题馆。

事实上,现代泉州人的生活中,仍有不少阿拉伯、波斯等文化的印记。前文提到的蟳埔女头戴鲜花,就是见证之一。另载,闽南女性习惯在头上包扎围巾,也是从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中传承而来的。

泉州如今仍有阿拉伯后裔分布的乡村、家族。如晋江陈埭镇的丁氏家族、台商区百崎乡等。现有海交馆内收藏的那一批阿拉伯穆斯林的墓葬石刻,也是较为重要的历史遗存。

阿拉伯国家中是否也有泉州元素?

《伊本·白图泰游记》全译本是最好的诠释。伊本·白图泰是摩洛哥大旅行家,他于1346年6月抵达泉州,同年离开泉州回国。他在游记中赞美了泉州的自然风光,还记述了当时泉州人生产的中国瓷器无比精美,由泉州刺桐港“转运出口到印度诸国,以达吾乡摩洛哥。此种陶器真世界最佳者也。”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德化陶瓷仍有相当一部分都销往了阿拉伯国家。

比如,阿拉伯国家阿曼东北部的一个城市苏哈尔,则与泉州非常相似。苏哈尔也是个港口城市,临近城市的大道矗立着一个明显的标志性建筑,上面画着的帆船、城堡等这个城市的特征物。在那里,可以找到宋元时期的泉州瓷器,可见当时泉州的商贸之路已经延伸到那里。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