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药店因生存困难主动被“连锁”
规模化节省采购成本 行业洗牌促使药价下降
未来药店的竞争将比拼特色服务,比如送药上门、代熬中药等。图为丰泽街一中药店工作人员正在配中药。(张九强 摄)
“连锁药店收购单体药店,药企资源整合可以省去中间环节的购药成本,但对于老百姓而言,又能带来怎样的好处呢?”昨日,本报《“散兵游勇”将被收编》引发市民关注,读者朱女士致电本社记者热线96339询问,连锁药店收购单体药店后,统一了采购渠道,会不会降低药店的购药成本,药店会不会将省下来的成本让利给消费者?
□本报记者 陈云青 实习生 陈敏霞
每300米一家 药店“贴身肉搏”
“一天仅有2000多元的营业额,由于出货量少,每次都是二三十盒的进货,进货成本居高不下,挣不到多少钱。”市区东美社区一药店负责人王女士告诉记者,一个小片区里,挤着三、四家小药店,现在这些药店的日子都不好过。
记者观察发现,一条街上挤着数家药店的情况,在市区并不罕见。“一条田安路走下来,就有十多家连锁药店,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家药店,可见零售药店竞争已达白热化趋势。”王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大药房、泉安医药、永惠医药及宜又佳医药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已将门店覆盖市区,这些连锁药店主打的都是“平价”牌。
“药店布点太多,竞争太激烈,现在医院旁边的‘好地盘’几乎被有实力的药店占据了。”王女士说,这两年,一些连锁药店为了抢占本土消费市场,一再压低药品价格,整个行业的利润被挤压得只剩一两成。“连锁药店赚的是‘量’,单体药店赚的是‘利润’,而现在药品行业的利润都被摊薄了,自然就有一些单体药店因生存困难而被大连锁药店收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