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泉州十大“海丝故事”:重修清净寺后 他已经120岁

qz.fjsen.com 2014-08-06 08:01:31 陈丽娟 吕波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海丝故事NO.4 一条街

重修清净寺后 他已经120岁

清净寺两块石碑上的字迹已模糊不清

东南网8月6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丽娟 吕波 实习生 刘阿惠 文/图)排铺街在哪里?如今鲜有泉州人知道了。宋元时期,这里曾是外国商人排摊售货的城市主干街道,全长706米,故而得名。在老一辈人的印象中,排铺街上因为住着很多被闽南人称作“番客”的华侨,所以又叫“番仔街”、“台湾街”。街上出售的多是舶来品,有计算器、手表、录像带、收音机等,一度是年轻人追逐时尚的必逛之地。而随着时代更迭,曾经的排铺街,早没了当年的痕迹,如今只是和义全后街重叠的一段。

除此之外,排铺街在元朝的时候还曾经居住过一位活到142岁的老寿星(1229~1370年),他就是伊斯兰长老夏不鲁罕丁。可惜,记者来这一带采访,只依稀能够辨得出某些建筑含有的异国风情元素,而当地人对这位老寿星的名字,也早已经陌生了。

其人

据《泉州府志》记载,夏不鲁罕丁是“色目人”,在元皇庆年间(公元1312~1313年)随贡使经海路来到泉州,当时他已经83岁。因为是外国人身份,自然定居在了排铺街这一当年的繁华地。

当然,对夏不鲁罕丁来说,其“成名”之所倒也并不是在排铺街。后人记住的,也并不只有夏不鲁罕丁的长寿。来到泉州没多久,这位已经年逾八十的老人就找到了“工作”——被当地的穆斯林请到清净寺当主持。老人家克勤克俭,兢兢业业“上班”,往返于排铺街与清净寺之间。

宋元时期,寺宇普遍被破坏得十分严重。夏不鲁罕丁最挂心的,就是如何能更好地恢复伊斯兰教在泉州的传播。到他100多岁时,他决定要追回遗失的寺产,重修清净寺。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