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茶商的停车场算盘
柳先生以宅基地(画圈处)申建立体停车场,至今未动工
8月19日上午9点,阳光明媚,泉州市区津坂路和后坂街交叉口,一名柳姓商人站在一栋三层楼高的民房前,看着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街边随意停放的车辆,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刚刚来回转了好几圈,才找到一个车位,现在市区停车越来越难喽,”柳先生边说边转身走向民房,民房后面还有3栋楼,全是他家的,占地面积共950多平方米。
早在2009年,他就发现了自家老宅不错的地理位置,“这里是美食街、丰泽新村、前坂菜市场、东涂社区交界点,商贸活跃,周边聚集多个居住区,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
作为有车一族的他,深感找不到车位来回徘徊的痛苦,于是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掏钱把老房子翻建成一栋立体停车场,“市区停车位越来越稀缺,这是一笔不错的生意”。
首吃螃蟹
停车难、面临拆迁、早年出外闯荡时对立体停车场的接触,最终促成柳先生以个人名义申建公共停车场。2010年1月19日,他以宅基地向丰泽街道办事处申建公共停车场,也由此成为泉州公共停车场领域“首吃螃蟹”的人。
“要是我的公共停车场建起来了,或许这里的停车难会有大改观”,柳姓商人泡着茶,畅谈着自己的停车场计划,身为古董商、旅游公司老板、茶商,55岁的他如今仍干劲十足。
“停车场建成后,我可以和周边的酒店联合,实行代泊制度,这样就可以收纳较远路程的美食街等地的车辆。专门的代驾员将车开过来,客人要买单时提前联系,代驾员再把车开过去,丝毫不用浪费时间。”柳先生有本生意经,这个立体停车场,可以实现投资方、联合经营方以及车主的三方共赢。
甚至连用人制度,他也早有规划,“雇佣一些专业的停车场维护人员,兼顾保安工作,哪里需要去哪里,一个人,两种身份,两份工资。”他想用高薪的诱惑留住工作人员,防止员工的流失。
萌生建公共停车场,柳先生并非心血来潮,2009年因津坂路要拓改,需动迁他家埕地88.7平方米、围墙33.08平方米以及住宅2.17平方米的范围。在他看来,拆迁后残存住宅不适合居住。
停车难、面临拆迁,加上早年出外闯荡时对立体停车场的接触,最终促成他申建公共停车场。2010年1月19日,他以自家宅基地申建公共停车场,向所在的丰泽街道办事处递交书面申请,他也由此成为泉州公共停车场领域“首吃螃蟹”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