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晚年丧子打工还债 南安八旬夫妻俩患难相守坚强活着

qz.fjsen.com 2014-09-26 11:37:19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南安码头镇的陈碧峰晚年丧子,正当壮年的独子没留下一儿半女便撒手人寰;年过六旬的夫妻俩不得不外出打工,偿还为子治病欠下的巨债,为了彼此,他们坚强地活着,尽管病痛的折磨让他们不丢下彼此的承诺可能落空

只有我和你 也要相守到白头 

病重的陈碧峰老人最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万一他走了,老伴谁来照顾?

核心提示

长期以来,陈碧峰深受慢阻肺的病痛折磨,近期病情又有所加重,他对记者说:“我们一辈子相依为命,我不怕死,但我怕留老伴一个人在这个世上……”年近八旬的老人忍不住落泪,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家住码头镇仙美村的陈碧峰戴雅丽夫妇晚年丧子,悲痛欲绝,为子治病欠下的巨额债务,六旬高龄的他们不得不出外打工。十多年来,他们生死相依,然而在2004年,陈碧峰被查出患上慢阻肺,丧失了劳动能力,近期病情更是有所加重。目前,陈碧峰所需治疗费用约为3万元,只要治疗及时,就还有康复的希望。

□本报记者 陈森森 通讯员 林连东 李真真 /文 林劲峰/图

已过花甲 独生子患病离世

阳光从窗户洒进屋内,医院大门外孩子的嬉戏声不时传进来,守着空荡荡的病房,年近八旬的陈碧峰半卧在病床上,看上去特别地孤单。自从陈碧峰62岁时失去唯一的儿子之后,他就时常念叨着:“不怕死,怕老、怕病。”

去年冬天,陈碧峰一个人在医院输液,坐着觉得凉,想添件衣服,打电话希望侄子能送件衣服,结果侄子太忙没办法前来。那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想着想着,眼泪就止不住往下掉。旁边人看着都很奇怪:“一个老爷们怎么输个液还哭成这样?”他迅速抹干眼泪,尴尬地笑了笑。

陈碧峰年轻时曾是码头镇仙美村生产队的副大队长,他和妻子戴雅丽只生育一个儿子。三口之家住在老房子里,日子虽然清苦,倒也其乐融融,夫唱妇随,有子伴的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但儿子的一场大病打破了陈碧峰夫妇平静的生活,2000年还没过完,肺痨就夺走儿子35岁的年轻生命。白发人送黑发人,唯一的遗憾是儿子没留下一儿半女就去世了,让已经62岁的陈碧峰和老伴无所适从。“我们两公婆辛辛苦苦养大儿子,都三十来岁了,说没就没了。”儿子的离世,让这个原本就简单的家庭一下子好像空了一样。

悲痛的日子 夫妇相互安慰

孩子出事之后,老两口几乎每天都是在泪水中度过,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他们最绝望最痛苦的时候,平时爱串门的戴雅丽越来越不敢出门,失去儿子的头几年她变得沉默寡言了。

“有这么几年,我晚上根本睡不了觉。整夜都开着电视,就是不能让脑子静下来,一静下来全是儿子。”戴雅丽说,特别是儿子刚走的那一年,只要她一闭上眼睛,迷迷糊糊间就会觉得儿子回来了,站在她床前。她本能想用手去抓住,但潜意识又在说,儿子已经不在了。每每在这种思念与惶恐中惊醒过来,全身都是汗。

曾经有一段时间,戴雅丽把家里的时钟扔到一旁了,因为每一声“嘀嗒”都是一种煎熬。尤其是深夜,看着身旁已经两鬓斑白的丈夫,再看到对门儿子空荡荡的房间,她就会忍不住抹泪,啜泣声会惊醒一旁同样无法熟睡的陈碧峰。

陈碧峰不忍心老伴痛苦,只能强颜欢笑地开解老伴:“别再哭了,哭瞎了,孩子也回不来。”这一说,会惹得戴雅丽大哭,“想当初,我要是多生一个孩子也好啊,都是你……”知道老伴又要满口抱怨,陈碧峰赶紧话锋一转,同老伴回忆儿子小时候可爱的模样,直到老伴疲倦入睡。

而白天老两口都会努力回避有关孩子的一切,出门看到相识的同龄人在聊天,也总是远远地躲开,因为那个年纪的人,共同的话题只有儿孙。陈碧峰说:“老伴只不过找一个由头,把儿子生前的那些细节再说一遍。她不想忘记儿子,也不愿意做招人烦的祥林嫂,一直憋着。要再不让她说,她就要憋屈死了。”

年迈的戴雅丽只能在家种菜种田,养一些鸡鸭卖钱贴补家用。

患难相守 要更坚强地活下去

2004年的一天早上,陈碧峰跟往常一样扛起锄头准备下田,不曾想胸闷气喘,呼吸变得特别地困难。戴雅丽赶紧叫来了娘家的兄弟姐妹,将他送到医院。经诊断,陈碧峰被查出患上了慢阻肺,出院后生活能自理,只是腿脚变得不利索,干不了活了。

住院那段时间,看不到老伴,陈碧峰心中时时挂念,担心血压偏低的妻子在家里会不会身体不适。家中少了丈夫的声音,戴雅丽觉得自己更孤独了。这让两人觉得,不能光沉浸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中,为了彼此要坚强活下去。否则,不管留下谁都是孤零零的,独自承受痛苦和孤独。

儿子走后,不愿意出门、害怕和别人说话的戴雅丽,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渐渐走出了家门,让自己尽量忙碌起来。她每天都打听哪个药店搞促销,迈着沉重的步伐去药店买药。除了每瓶药能省下三五块钱、可减轻生活压力外,戴雅丽也算找着机会和外界多说说无关家庭的话。

掐指一算,孩子去世至今快15年了,夫妻二人仍未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也许一辈子也无法走出,但他们坚强地活着,努力寻找着生活中那一抹亮色。

记者一行人来到陈碧峰位于码头镇仙美村的家,破旧的古厝只有三间瓦房,空荡荡的院落,靠墙边堆着干枯的稻草,这是用来生火做饭的柴火。古厝里屋虽然破旧简陋,却被主人收拾得整洁干净。屋内墙壁贴着大红色的壁纸,老旧的餐桌上也选用红花图样的桌布,戴雅丽对记者说:“我喜欢红色,平常我没睡,会坐在桌边看着自己养的几只鸡鸭。”

高额的医疗费用一直悬在老夫妻俩的头顶

为了还债 年老四处打工

“爸爸妈妈,不要再去借钱了,你们以后怎么还啊!”想起儿子当年临终前说的话,陈碧峰的眼泪决堤,戴雅丽看到老伴哭泣,也跟着哭了起来,“如果不是缺钱,孩子就不会去工地打工,也就不会患上这种病;如果早点给他找对象留在家里,也许就不会出事……”此时再多的如果和自责,也没办法挽回儿子的生命。

肺痨带走儿子生命的同时,也给陈碧峰夫妇留下了数万元的债务。2000年,为了偿还债务,年过六旬的夫妇俩化悲痛为力量,双双前往厦门打工。戴雅丽每天帮人做家政、干零活,一个月收入不到600元;陈碧峰则干起杂工,每个月大概能有900元的收入。为了尽快还债,再加上吃住都由雇方提供,他们每个月生活费预算都控制在200元左右。

陈碧峰夫妇用了3年的时间,从牙缝里抠出近4万元,还清儿子去世时的债务。考虑到年老没有力气,2003年,陈碧峰夫妇只得回到码头镇仙美村,重新扛起锄头种点田维持生活。

重病缠身 医疗费还差3万元

近十年来,慢阻肺一直折磨着陈碧峰,每走一步路,他都得大口大口地喘气。在病情加重时,没钱住院的他只得在房间的竹藤椅上挂起氧气瓶,呼吸特别困难时,就上前吸上几口以维持生命。

“去年,老伴还会到外面做点零工补贴家用,每个月能有两三百元的收入,够我们生活了。”陈碧峰说,自从今年自己走路摔了一次以后,戴雅丽就再也没办法去外面打工了,只能在家专心照顾他,今年他们又跟亲戚借了5000元做生活费。

“他当时就这么走着走着,突然脚上一软,就摔在地上了。我当时吓坏了,他要是没了,我该怎么办!”自那以后,她再也不敢离丈夫太远,生怕丈夫再出意外。

近几年,戴雅丽以为自己走出来了。可总有些时候,触景生情,一下子所有的努力都土崩瓦解,悲伤瞬间排山倒海。陈碧峰有一次病重需要家属签字,医生不知道情况,就一直要求让孩子来,“跟他细说了后,还老问我们孩子得了什么病,怎么没的……你说他好好的问这有什么用呢!”戴雅丽哽咽着说。

随着陈碧峰的病情越来越重,戴雅丽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每天早上5点,她就要起来,给他做饭,装好放到他面前,为他倒昨天的屎尿,然后做家务,整理菜园子,还要到外面找零活补贴家用。对于戴雅丽的辛苦,陈碧峰看在眼里,在和记者的交谈中,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她很辛苦,什么都要她来做。”

医生前段时间要求陈碧峰必须住院,说如果不及时住院治疗,就有生命危险。但陈碧峰去住院了,老伴肯定要去照顾他,家里的田地就要荒废了,到时连饭都吃不上,最主要的问题是,他拿不出两三万元的治疗费用。

每天中午,戴雅丽都要给住院的老公送饭。

病情危重 放不下生死相依的老伴

面对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陈碧峰说,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而他心里最放不下的是与他相依为命51年的老伴。

“她很辛苦,我们一辈子相依为命,我不怕死,但我怕留她一个人在这世上……”陈碧峰指着老伴,悲伤无法遏止。在他的心里,老伴是他最放不下的人,他走了,谁来陪老伴?谁来跟老伴说说话,聊聊记忆里的故事?谁能在她想儿子的时候,安慰她,让她觉得不孤单?

目前,陈碧峰夫妇每个月每人能领180元低保金和80元农保金,政府给的计生补助费每人每年1200元,两人加起来每个月可领到720元的补助。然而,他们每个月光医药费,扣除医保报销还要六七百元,生活费没有着落。

得知陈碧峰夫妇的困境,南安市计生协会会长谢连树和码头镇党委书记丁金火分别为他们送上3000元的慰问金,并鼓励他们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有困难可以找政府帮忙。老人医保外产生的医疗费用,将由南安市人口计生部门和码头镇政府共同负责。此外,今年9月起,夫妻二人每人每月还将获得1200元的计生特别扶助金。

痛犹在 爱未远

又是一年重阳将到,对于像陈碧峰那样失去唯一孩子的失独父母来说,原本一家共享天伦的节日更像一个凄凉的“劫”。失去孩子已有10多年,但他们心里的伤疤依然无法愈合。这是一次艰难的采访,每一个问题都显得那么残酷,让人不敢开口。

痛犹在,爱未远,陈碧峰对老伴的深情令我们感动。虽然我们不忍心触碰失独老人的伤疤,但我们希望一对失独夫妇的痛苦陈述,能让身在泉州的失独老人得到更多的关注,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