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点站 奉圣巷 甘棠巷
甘棠怀石奉圣贤
奉圣巷6号,一座燕尾红砖大厝,这里流传着屋主赖氏兄弟、叔侄奖教奖学的佳话。
从今年1月第一站甲第巷开始,早报的西街藏宝图历经10个月,从西到东,从南至北,来到了最后一站——奉圣巷与甘棠巷。这两条巷子在西街西段,分据西街南北两侧,由甘棠巷经五塔巷,又回到了甲第巷。读者跟随记者的足迹,绕着西街走了一圈。
最后一站由两条巷子组成,分别为奉圣巷、甘棠巷。这两条隔街相望的巷子其实大有关系,甘棠巷口是泉州过去的西门(义成门),西门附近的西街,是畲、汉两族聚居地。畲族人民普遍信仰的田都元帅,在这里被奉为铺、境主公,尊为奉圣铺、境保护神,畲、汉两族人民共同信仰。古代,这里有明朝贤相李廷机,现当代,这里有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华侨家族。
而关于两条巷子,人们更为熟悉的,或许是两个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
“蔽芾(fèi)甘棠,勿剪勿伐,召(Shào)伯所茇(bá)。”古诗《甘棠》出自《诗经》,源于周召公“甘棠树下审案”的典故,被明代大学士、泉州人张瑞图活用来形容明代贤相李廷机。相传泉州人李廷机告老返乡时,明神宗赐他策马“三鞭为界”建府第。他不愿占夺民宅,骑着马在五塔巷边一片旷地上,轻轻拍了三下马鞭后就勒住缰绳,结果只建了一座小小的府第。天启年间(1621-l627年)大学士张瑞图出于对李相国的崇敬,取周朝召公在甘棠树下审案的典故,把巷子取名“甘棠巷”;又称该地域为“贤相里”。
奉圣巷原名谈亁巷,后因奉圣宫而改名。奉圣宫始于南宋的五显庙,宫内供奉的唐代安史之乱中殉国的宫廷乐师雷海青。雷海青生于唐开元四年(716年),幼时被一个木偶戏班收养,文武双全,能歌善舞。相传,雷海青经莆田籍皇妃江采苹推荐,入宫排演《霓裳羽衣曲》时,文武百官为之倾倒,唐玄宗赐封他状元及第、翰林院大学士,掌管宫廷歌舞和梨园戏剧。雷海青创作大量的歌舞乐曲,改革许多戏剧乐具,徒弟遍及八闽,成为一代戏剧、音乐大师。“安史之乱”发生后,悲伤的雷海青拒绝为安禄山弹琴作乐,把乐器扔在地上,向西恸哭,最终被处死。生前忠烈的雷海青,被民间建立寺庙奉祀,奉圣宫就是这样的庙宇。
□早报记者 蔡紫旻 王柏峰 文\图
半城香火半城仙 多元文化贯古今
(黄晖/绘图)
沧海桑田。如今在甘棠巷里,人们很难找到古迹,更不用说李廷机的宅邸。而奉圣巷里,始于南宋的奉圣宫,明代迁至巷口,上世纪初移到巷子对面。
可是老一辈人会告诉你,这儿曾一派田园风光,有水清池绿的护厝池、山仔池,有茂密的龙眼树、菜地。这儿社会贤达辈出,明代贤相李廷机用力勒住马,还地于民是退让,华侨家族赖氏叔侄献出宅地收入,资助教育事业,是薪火相传。
有人说,泉州是“半城香火半城仙”的信仰混搭之城。混搭,正因为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底蕴,多元包容的传统。古时候订立乡规民约时,也许汉族与畲族居民,就是这么不分彼此地坐在奉圣宫里,商讨乡约,商议乡事。
奉圣巷
对面
奉圣宫:南宋古庙 汉畲居民议事之所
巷子里80岁以上的老人们,还是习惯将奉圣巷唤作谈乾巷——巷名因为奉圣宫之故,改为奉圣巷。说奉圣巷的时候,不能不提奉圣宫。这个位于巷口斜对面的泉州市级文保单位,原为五显庙。宫址原先在谈亁巷(现在的奉圣巷)内,明代嘉靖年间,五显庙改名奉圣宫,明代崇祯年间,奉圣宫移至巷口重建,上世纪20年代,奉圣宫移至现址。
奉圣宫所在地域,是南宋时追随宋室宗亲南迁来的宫廷乐工聚集地,也是泉州汉族、畲族民众聚居地。在历史长河中,它成为泉州为数不多的几座民间约所宫之一,古老的八条乡规民约,人们至今念起来朗朗上口。
人们常见石狮子把门,可奉圣宫前把门的却是一对石狮子、石虎。图为石老虎被铁链拴着,仿佛解开链条,就会撒腿跑走。
三易其址 供奉畲族乐师雷海青
奉圣宫历经几次迁徙,从最早谈亁巷(今奉圣巷)内的五显庙;到明代毁于大火后,迁至谈亁巷口重建,并于清乾隆年间修葺;再到上世纪20年代,由于西街拓建并于西门设车站,最终它迁到了如今的地点,2002年重新修复竣工。
奉圣宫原为五显庙,亦称五通庙,约建于南宋的孝宗至光宗年代(1163—1194年)。主祀显聪广济王、显明广佑王、显正广惠王、显直广泽王、显德广成王五尊兄弟王爷公,即“五显神”。
南宋时,因为南外宗正司驻泉州,大批宋室宗亲迁至泉州。他们带来了许多宫廷艺人,南来的乐工都住在义成门各铺,而义成门(西门)就是现在的甘棠巷口。乐工到来后,当时的五显庙又增祀唐代安史之乱中殉国的宫廷乐师田都元帅——雷海青,田都元帅被奉为铺、境主公,尊为奉圣铺、境保护神。
明嘉靖(1522—1566年)年间,皇帝部檄天下,举行乡约,五显庙移铺主公田都元帅于殿右神龛,神殿正中崇奉圣谕金牌,宫庙也改名奉圣宫。
沧海桑田。如今在甘棠巷里,人们很难找到古迹,更不用说李廷机的宅邸。
制定乡规民约 劝导居民行事
此地古称佛国。民间信仰,深深地存于老城区市民的心中,渗透他们的生活。
奉圣宫所处地点为义成门(西门)附近,正是泉州汉族、畲族聚居地。宫内供奉田都元帅雷海青,这里既是泉州雷氏畲族纪念相公爷的联络场所,也成为畲族祭拜祖先的场所,更是每逢大事,畲族、汉族民众议事、制定乡规民约之地。
元代后,泉州建立了“铺境”,每个铺境都设有庙,供奉不同的地方神,一些民俗活动,也都以铺或者境为区域进行着。而各地的铺境,则设有订立乡约,处理地方民事争端的地方——约所。
奉圣宫,就是泉州目前仅存的几个乡规民约所遗址之一。
奉圣宫内的墙上,嵌着两方古石碑,一块是重建奉圣宫碑记,另一块则是清乾隆年间的奉圣约所碑。约所碑上,记录着遵循圣人以神设教的传统,并且记载着推行伦理道德与宗教信仰相互配合的乡规民约: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省内最完整畲族祖先崇拜图画
老人们常说,奉圣宫里有三宝:一对石虎狮,两方古石碑,一口古井。
其实,奉圣宫里的宝贝远不止这三件。历经迁址、火烧、修葺,奉圣宫在历史长河中,难能可贵地保留下了门前的明代石狮、石虎,清代的石碑,清代的木刻祭祀辟邪符牌印模,并且保留了福建省最完整、最有特色的畲族祖先崇拜连续图画和文字说明。
明代能工巧匠把宫门前的石虎和石狮雕刻得栩栩如生:左边是石老虎,右边是石狮子,两尊石塑像高约50厘米。石虎微笑,造型古朴,只是前肢有明显的破坏痕迹;石狮后蹲,狮头毛发纹路细腻清晰,咧嘴笑着,憨厚可掬。
宫后院的一口古井,上刻“龙井甘泉”四字,井水清澈甘甜。据了解,古井为明代挖掘。
奉圣宫内石碑上刻有“孝顺父母、尊敬长上……”的乡规民约
33号
苏氏祖厅
代代相传
窄小的古厝夹在两边高大的民房之中,这个单间古厝在几代人的修缮中保存完好。这是奉圣巷内苏氏族人的祖厅。84岁的郑阿婆是苏家媳妇,已经到巷子里60多年了。奉圣巷的苏姓族人,是芦山衍派。郑阿婆说,当年结伴来奉圣巷安家的,是苏姓叔侄二人,叔父的后代,又有五个分支在巷内开枝散叶。
郑阿婆说起苏家人世代接力,维修、守护祖厅的坚持;说起逢年过节,苏家人挑着祭品排队祭祖的盛况感叹时光飞逝。
早年的奉圣巷没有几栋房子,巷子靠近西街的地方,东西两面分别是居民俗称的山仔池以及苏家人的护厝池,有水的地方就有农田,这里曾有大片的菜地、龙眼树林,直到后来,池子被填,建起民宅和厂房,菜地也成了一户户人家的宅基地。郑阿婆依然记得,那个巨大的护厝池守护的,是苏家人的数落古厝。
直到现在,仍有很多苏家后人住在巷子里,他们盖起的小洋房,就环绕在祖厅周围。“以前每户人家轮流公祭,轮到公祭的那家人,用龙眼树和田地的收入请族里的男人们吃饭,一年有四个公祭呢。现在,我们年年都在祖厅祭祀先人。”
路边小店
奉圣巷
4-8号
叔侄两代
奉献自家宅地奖教奖学
乍一看奉圣巷4至8号古色古香的房子,会以为它们没有关系:4号是已荒草丛生的古大厝,6号是一座燕尾红砖厝,8号则是一座红砖洋楼。遍寻之下,记者没有找到屋主人,然而周围的多位80几岁的老人说,这三落大厝的主人,都姓赖,之所以既有古大厝,又有洋楼,或与赖家人旅居菲律宾和中国香港的背景有关。
8号洋楼如今住着租户,房主人赖谋盛先生已不住在这里,客厅里还有他精心保存的字画和牌匾。6号古大厝先于洋楼几年建设,如今成为祖厅。
踩着木楼梯登上洋楼二楼,长长的走廊上,六个大门一字儿排开,天花板上已没有吊灯,砖饰画却依然鲜艳如新。
说起曾旅居香港的赖谋盛,老西街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赖氏兄弟、叔侄奖教奖学的事迹,令人动容。
赖谋盛的父亲赖孙滨于1923年赴菲律宾谋生,抗日战争期间曾任西隅学校校董,持续捐资支持办学。而滨发基金会则是赖孙滨弟弟,旅菲侨亲赖孙发率领侄儿赖谋盛发起成立。赖孙滨、赖孙发叔侄二人,儿时同在西隅读书,如今,他们发起的滨发基金,以赖孙滨、赖孙发兄弟的私家宅地建成基金楼,以基金楼的收益作为西隅学校(西隅中心小学和泉州四中)的奖教教学金。
滨发基金楼于2004年8月10日奠基兴建,获悉此事,93岁高龄的赖孙滨老人欣喜异常。他的长子赖谋盛旅居香港,秉承了父亲热心公益、尊师重教的思想,先后捐资西隅中小学、泉州市人民教育基金会等。
赖谋盛曾在滨发基金会颁奖会上说:“回想60多年前,那时候,我五叔父才10多岁,我才8岁,我们叔侄同在母校西隅读书。万恶的日本鬼子发动侵略战争,我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学校的师生也不例外,老师几乎没有工资,学生也只能拿着一点点大米充当学费,但我连最起码的大米都交不起,只能拿一篓地瓜代替大米,我内心十分难受,我回家哭着告诉祖母,实在没办法。虽然如此,母校还是让我读下去。后来,老师告诉我,我的父亲是母校的海外董事,所以照顾了我,为此,我很感激,读书更加努力,成绩始终名列三等甲,这也要归功于恩师的辛勤教导。”
奉圣巷4号古厝内草木丛生
墙上挂着苏氏先人遗像
这里有古大厝,又有洋楼,或与主人家曾旅菲的背景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