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人工增雨解安溪中旱 下周雨水多望解除其他地区旱情

2014-11-29 10:30:13 许文龙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王鸿彬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洛江河市,雨后一草莓园里水分充足。

泉州晚报记者 许文龙 文/图

核心提示

今年8月中旬以来,泉州市多数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昨日,安溪、洛江等地适时采用了人工增雨作业,许多人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记者从市气象局、市防汛办了解到,加上前日的雨情,这两天来,全市共有14个区域自动站降水量大于25毫米,达到中雨级别,其中以晋江磁灶最大,达48.8毫米,为大雨级别。昨日,安溪的中旱达到解除标准,其余地区旱情得到缓解。预计未来一周雨水偏多,全市旱情有望解除。

清晨疾雨扰梦乡 虎乳泉仍无泉水

昨日清晨5时许,一些还在睡梦中的市民被窗外噼里啪啦的下雨声吵醒。在中心市区宝洲街附近的通吉路,由于地势低洼加上排水不畅,短时的强降雨使路面出现短暂积水,车辆及行人通行不便。当天上午9时许,中心市区开始第二场强度较大的降雨,直至中午天空才放晴。

近日,本报曾报道清源山天湖边的虎乳泉因干旱少雨而断流(详见本报26日9版)。昨日下午雨停之后,记者再次驱车来到清源山天湖,看到虎乳泉尚未因此次降水而重新有清泉涌出。

甘霖滋润农作物 农户耕作乐开怀

在洛江河市一个大型蔬菜种植基地,菜农老庄走在田垄上,来回察看蔬菜瓜果的长势。因为刚下过一场雨,田里的土壤都很湿润,田间的沟渠里也有充足的清水缓缓流动。老庄告诉记者,他的菜地有几十亩,种了西红柿、四季豆、南瓜、马铃薯等作物。没下雨的时候,他们主要从附近一条河流引水来灌溉。因为菜地处于河流上游,一旦遇到河流开闸放水,他用于灌溉的水源就比较紧张。“这次难得下雨,正好让这些蔬菜瓜果好好享受下雨水的滋润。”他笑着说。

在洛江河市官洋村一处草莓园,宁德小伙周荣强和妻子在田间忙碌,清理草莓苗上的坏叶。“水分充足,草莓苗长势就好,没水长势就差。”周荣强指着田间一小片长势不好的草莓地告诉记者,由于前段时间一直没下雨,加上那块地距离灌溉水源较远,因此长势较差。十几天前,他给全部草莓地盖上一层黑色塑料膜,用来涵养土壤中的水分,避免水分太快流失。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