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峰上的石碑刻记载着一段段古老的历史
“她像还没 完全掀开盖头的新娘”
“她像一位还没完全掀开盖头的新娘子,还未惊艳世人。山上现存的很多文物古迹,记载了太多的历史值得考究。”当地一位文史考古人士这么形容莲花峰。据1986年版《莲花峰志》记载,山上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末年至唐代,与古丰州的历史发展相同。在新石器时代,莲花峰一带就已经有氏族聚居。
莲花峰海拔120米,山巅有一族岩石,宛如八瓣莲花,故名。石刻前有石亭寺,此地在晋代建莲花岩寺,唐光启年间扩建,宋建莲花台,并建有六角凉亭。明正德元年(1506年)扩建庙宇,改寺为亭,取宋戴忱诗《一莲花不老》的“不老”命名,因而有“不老亭”之称。周边茶园层层,自古盛产绿茶,“石亭绿”闻名海内外,从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南亚及西欧国家。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石亭绿茶曾被作为贡品。
尤为珍贵的是莲花峰上散布的石刻,据文物不同的统计,宋至清代的摩崖石刻就有23方。石亭寺内一方南安县人民政府于1984年立的“县级文物保护”的石碑记载,位于莲花峰不老亭四周摩崖之上的莲花峰石刻,“早始于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晚至清道光五年(1825年),以宋戴枕、傅自德、朱熹,明黄河清、黄天节,清方世伟等人的楷书、行书及专属题刻著称,是研究泉州地区历史水利建设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据介绍,早前山上有晋代“太元丙子莲花荼襟”的石刻,是福建最早有关茶的石刻记载。可惜的是,在解放后开山炸石时已被毁坏。
因其珍贵的文物价值,1996年,莲花峰石刻即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