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县市新闻 > 正文

“海上盆景”美不胜收 泉港南埔镇惠屿村抓党建促转型

2014-12-29 10:11:26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海上盆景”美不胜收

泉港南埔镇惠屿村抓党建促转型

惠屿岛一角

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村是泉州市唯一的海岛行政村。寒冬时节,记者乘着轮渡登上了这个约1.8平方公里的小岛。

第一印象便是清幽、洁净。一条蜿蜒起伏的水泥小道穿行于街巷间,300多户人家沿海岛地势错落而居,小道的尽头直通“观海亭”。站在亭子里四下观望,只见岛上花树相映,海上鸥帆比翼,水清沙洁,海滨景观令人赏心悦目。

“从远处看惠屿岛真的宛如‘海上盆景’,美不胜收。但前几年海岛环境脏、乱、差,今年整治修复后面貌焕然一新。”惠屿村党支部书记肖美贵向记者谈起这几年党支部抓党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经过。

困境 垃圾围岛

惠屿岛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是一个缺水缺电、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离岛,村民一直靠捕捞为生。后来渔业资源匮乏,惠屿人必须再谋新生路,海上养殖应运而生。

在过去的10多年中,惠屿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发展海水养殖支柱产业,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敢闯、敢拼的优秀海上养殖人才。特别是2007年村党支部创办了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后,全村人均收入节节攀升,2012年已近6万元,岛上也实现了通自来水、通电,拥有了钢质渡船、移动网络等现代生活的基础设施。

腰包鼓了,300多户村民几乎都盖起了新楼房,和生活在一水之隔陆地上的群众一样享受现代生活。但是,这两年,让他们引以为豪的致富路,却越来越困扰着他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在海滩上,海面上漂浮着渔排浮筏脱落的塑料颗粒……垃圾围岛的忧患隐现。

“行船时,螺旋桨经常会被塑料袋缠住。”村里党员、养殖户肖美茂说。村民养殖的主要品种是鲍鱼、海参等,对水质要求很高。照这样下去,毁了自然风光不说,海上养殖业必受环境打击,村民收入也要受到严重影响。怎么办?

解围 环境修复

2012年,惠屿人争取到了难得的机遇,国家海洋局在惠屿岛设立“海岛环境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并配套建设资金750万元。

“生态环境是惠屿最大的优势。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把海岛环境整治好就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政绩,就能实现百姓富、生态美。”2012年,在南埔镇党委提出的“班子强生态美”思路的指导下,换届选举后的惠屿村领导班子得到了进一步加强,6名两委中35周岁以下的有4人、党员5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1人、省级农村实用人才1人。把昔日原生态的惠屿“修旧如旧”,成为新一届班子任期中最重要的目标,并启动了海岛环境生态修复“三步曲”。

第一步,清理垃圾。惠屿村的海上渔排网箱材料中原本有大量塑料泡沫,经风浪和海水侵蚀,容易产生大量碎屑,随潮水漂流于海面,给浅海海水造成污染。“在专家推介下,村里组织党员养殖户带头给渔排浮力球套上防腐防风浪的网套,既防止塑料泡沫损坏和碎屑脱落漂流,又使浮力球寿命由一年延长至三年。看到效益,其他养殖户纷纷采用这种办法。”村委会主任肖清林说。

村里还建起岛上垃圾处理站,聘请9个岛上保洁员,负责岛上卫生清理和垃圾收集;聘请3名海上保洁员,负责海漂垃圾打捞清理。所有垃圾集中送到岛上垃圾处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压缩,再用船送到陆地上的垃圾处理厂。建设公厕及污水处理站,在岛上五个排污口安装管道,统一接到岛上污水处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再排放。

第二步,生态修复。过去村民都集中在环岛周边海域搞海上养殖,渔排、海蛎、海带养殖密度过大、接近饱和,超过海域承载能力造成污染,又影响进出岛航道的安全。从去年开始,镇村引导村民压缩养殖密度和规模。

“辛辛苦苦搞起的海上养殖,投入了那么多精力和资金,村民怎能说不干就不干呢?”南埔填党委组织委员陈佳良说,惠屿的党员队伍是一支“海上先锋队”,在惠屿村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冲在前头,于是党员养殖户们带头到异地租海域养殖海蛎、海带,带动其他养殖户向外租借500多亩海域。区里还专门在惠屿岛海滩置放人工渔礁、假山,让鱼类栖息,同时完成航道清淤除礁等,修复海域生态。

第三步,海岛美化。惠屿岛北部是村民集中居住的地方。这两年,村里在村道上见缝插针、因地制宜地种上凤凰木、三角梅、刺桐花等,同时鼓励村民清除旱厕、禽舍和杂地等,在房前屋后植树种草,现在红花绿叶触目可及。

惠屿岛南部是沙滩、海礁群与南尾山,是岛上旅游观光的黄金地带。村里在海滩建起护堤,沿堤修了观光道,并安上太阳能路灯。观光道向海连着沙滩、向山连着南尾山登山道路,直通山顶的休闲公园,湄洲湾南北岸的美景一览无余。“村里的村史馆已经建成,接下来我们还要鼓励群众对新建房进行裸房装修、对古厝古民居进行修缮保护,在海岛生态环境修复中留住‘乡愁’。”肖清林说。

新业 生态旅游

旅游旺季过去,惠屿村80后党员肖小平笑了。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他投资7万多元建成的“惠屿岛游客服务中心”今年国庆正式营业,规模不算大,可仔细算了一笔账,扣去高峰期——国庆七天长假营业收入4万多元,10月份、11月份的营业收入都在3万元左右。“养殖投资大、劳动强度大,风险也高,天气或行情不好,常常要亏本。旅游业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仅今年国庆期间,就有超过5000名游客上岛旅游休闲,是历年国庆期间游客最多的一年,有户村民一天仅卖海蛎饼就赚到1000元左右。”肖美贵说,发展观光休闲海上养殖业、打造生态旅游岛,是惠屿岛未来转型发展方向,也是必由之路。

农家旅馆,是发展岛上旅游的重要配套设施。为做好引导工作,村两委组织部分村民到外地参观,鼓励他们将自家闲置房间按照农家旅馆标准进行改造,验收合格后,村里给予每户5000元补助。肖美贵说,目前岛上已有3家农家旅馆、十几个床位,一个床位一天住宿费120元左右,今年国庆期间都住满了。

为打通村民思想上的瓶颈,这两年,南埔镇帮助惠屿村与厦门海洋研究三所等单位共建,每年邀请专家到岛上举办三、四期的观光渔业培训班,为村民们讲授观光渔业业务知识。“从今年开始,一些村民开始尝试鲍鱼喂养体验、垂钓、游艇观光等休闲渔业,村里也在计划组织开展鲍鱼喂养认购、渔排亲子体验游等新业务。”肖美贵说,目前他们正规划环南尾山的观光路,开发电瓶车观光、休闲咖啡等业务,让上岛游客享受海滨生态地貌风光休闲。

□记者 黄书招 张文璟 通讯员肖咸强 文/图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