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深读·第二十五期
泉州淘宝村诱惑
泉州淘宝村诱惑
东南网12月30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李秋云 林淑芳 谢明飞 编辑/ 杨炯 陈世国 视觉/ 龚长旺 张娟)“以前去找人拿货,我说我叫小陈,谁认识你?!现在呢,经常有老板主动打电话找我,问能不能帮他们卖产品。”
如果不是因为开了4家天猫店,呆在南安霞美长福村的年轻人陈财,可没这么扬眉吐气。
2009年那会儿,陈财看到别人开网店,开始尝试。到去年,陈财已添置了一辆新路虎轿车。“我这一换新车,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也要开网店了。”
成功总是容易被放大,也容易被效仿。
这在“中国淘宝乡”安溪县尚卿乡,尤其明显。这个乡镇,餐饮、宾馆、足浴城等应有尽有,达60多家。而在更偏僻的灶美村,晚上9点后去灶美村里的酒吧,或许连座位都找不到了。
这个村2000人,一半在开网店卖藤铁,另一半则在做藤铁、纸盒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连五六十岁的村民,也是张口“双11”,闭口“刷单”的。
这就是泉州淘宝村的别样诱惑。
一周前,阿里研究院发布《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与去年的20家相比,今年全国淘宝村规模达到211个,长福村和灶美村在列。泉州淘宝村数量,从去年的灶美村1家,上升到17家,占全国淘宝村的8.06%,涉及鞋服、藤铁、跑步机等多个行业。
淘宝村,正在改变传统的乡村生活,让村民获得新的职业和收入,也让底层村民获得更多的上升渠道,甚至有功于新型城镇化。
淘宝村,势必将继续增加,然而,诱惑背后,也暗藏危机。淘宝村的黄金时代,还能延续多久?
海都记者调查发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淘宝村,有着仓储、生产、专业人才等制约,而卖品同质化、低价竞争,甚至阿里一周前宣布加大打假,包括部门执法的宽严尺度,都是淘宝村面临的内忧外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