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拍案说法 > 正文

“朋友”打电话寒暄后开口借钱 泉州女大学生被骗1万元

2015-01-09 08:31:45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来电直呼你的姓名、知道你的详细信息——

“我是朋友” 骗走1万元 “你被通缉” 骗走1.6万元

本报讯(记者 王丽虹 实习生 纪振宇)所谓“朋友”打来电话,几句寒暄后便开口借钱;自称是公安,声称你有包裹“藏毒”,涉嫌犯罪要交保释金……昨日,记者从鲤城公安分局鲤中派出所获悉,前日该所接连接到两位市民报警,称遭遇“电信诈骗”。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

“朋友”来电 两次“借走”1万元

22岁的女大学生小兰(化名)讲述了被骗过程。前日早上9点多,她接到一条短信:“你还记不记得我是谁?”对方不但准确说出小兰的全名,而且说出自己的全名。

小兰误以为发短信的是朋友圈里的一名男子,该男子经营着一家企业。之后,该男子又发短信称,他在陪一位领导,想给这位领导买礼物,但身上忘记带银行卡,希望小兰借他5000元。心地善良的小兰信以为真,考虑到男子有还款能力,于是同意借钱。

该男子给小兰打来电话,显示为北京号码,小兰没有起疑心。男子在电话中解释:“还有另外一名领导,能不能再借5000元。”小兰没有怀疑,直接用手机转账到对方的银行卡上。

可过了不久,该男子竟第三次提出再借1万元。此时,小兰警觉了,立即找到自己的另一位好朋友,让这位朋友拨打那个北京号码,但对方已关机,此时她才确定自己被骗了。

“太有欺骗性了,知道我和企业家朋友的身份,也知道我和那个朋友平时并不联系,声音听不出来。”小兰说。

“公安”来电 转走1.6万元“保释金”

无独有偶,在同一日遭遇“电信诈骗”的还有市民吴女士。

当天中午,吴女士正在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黄浦公安局的民警。吴女士不相信,对方则称,你打114查一下电话是不是公安局的。挂断电话后,她立即拨打114,查出黄浦公安局电话。过了一会,“民警”又来电。她看到显示的号码与114报的号码一样,此时她就相信对方警察的身份。

“民警”声称,吴女士涉嫌犯罪,警方已对她发出逮捕令,随后将一个网址发到她手机上。吴女士点击网址,吓出一身冷汗,一张电子逮捕令上清楚地写着自己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姓名等信息。“民警”再次对吴女士下达指令,要求她买一个新号码,并到酒店开个房间,用酒店的电脑进行操作。

吴女士一一照做,在酒店房间里,“民警”称,吴女士需要把1.6万元打到警方的安全账户里,作为保释金,否则将逮捕她。将钱汇给对方后,吴女士立即感觉不对劲,思来想去,她打电话与家人商量。家人一听就知道她被骗了,于是立即报警。

警方提醒:“隔空”汇款要警惕

鲤中派出所民警提醒,“包裹内藏毒品”、“银行卡涉嫌洗钱”等冒充公、检、法等机关打来的电话,都是老骗术公民如涉嫌犯罪,司法机关会当面向当事人出示相关证件、表明身份,并立案调查,绝不会只用电话与当事人沟通,也不会发出所谓的电子逮捕令,更不会打电话要求转账。所谓的“安全账户”、“绝密账户”是子虚乌有,这些行为都是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目的只为骗钱。

对于并不太熟悉的朋友来电,如果对方提出借钱,要找双方共同的朋友核实一下,或自己多打几个电话核实。

据介绍,诈骗电话使用的座机或手机基本上都是网络电话,电话号码均可设置,骗子可随意更改来电显示号码,所以市民不要轻信来电显示,也不要点开对方发来的网址,最简单的核实方法就是用自己的手机拨打110核实求助。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