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银行卡被盗刷的风险。(王图)
本报讯(记者 林艳腾)据泉州警方透露,全市银行卡诈骗涉案数量从每年的数百起剧增至去年的数千起。
银行卡业务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盗刷”、“假卡”等案件也不断攀升。业内人士提醒,银行卡犯罪持续高发,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银行普遍使用的是磁条银行卡。而保卫自己的财产,持卡人在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后,应第一时间前往ATM或银行操作,以便留下有力的证据,证明真卡在自己手中。
盗刷花样百出
案例一:下载手机软件后 银行卡被盗刷4万元
近日,山东临邑县小郑收到一条带分享链接的短信,短信内容显示为“中国移动和彩云”。小郑开打了链接并按其提示下载了一个手机软件。但安装到一半就提示安装失败,当时没多想就把软件卸载了。
几天后,小郑突然发现工资卡里的41500元被刷走了。接到报警后,临邑警方调查发现,小郑在收到那条“移动和彩云”的短信之后,他所有的短信都被转移到了北京的一个手机号上。小郑工资卡里的41500元钱,分别被三家公司分四次进行转账。原来是小郑的手机点击链接时感染了木马病毒,而这种病毒就是夹在犯罪分子群发的海量短信中。
案例二:只许刷卡不收现金 骗取信息盗刷银行卡
日前,西安市有几个女子驾驶一辆微型面包车,车内拉载5公斤装大米和5升装食用油,在居民小区自称回馈用户搞活动,开展买油送米活动。但是,她们只许刷卡不收现金,要求群众必须在其携带的移动POS机上刷卡购买方可参加活动。
很快地,这些参加活动市民发现自己银行卡内的资金被人在外地盗刷,急忙报警。西安警方就立即发布案情通报,短短几天之内,盗刷骗局在西安很多业主群都传开了。
案例三:卡内余额被人用支付宝转走
除传统的伪造假卡、异地盗刷这种手段外,犯罪分子利用支付宝等新型金融工具开发出了诈骗新招数。在深圳工作的湖北人侯先生报警称,他收到一条自称可以办理高额度信用卡的短信。由于自己一直打算买部车,可苦于资金不足,觉得办大额信用卡是个机会,于是联系对方办理。对方要求开卡留的电话要用对方的名字,然后往卡里存一笔钱。
侯先生以为,卡在自己手里,密码绝不告诉对方,也不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就算他再厉害,也不可能用一个手机号码就能取走款。于是,侯先生按对方要求办了卡,存入12万元人民币。随后三天,12万元人民币就被人通过网上支付宝快捷支付方式陆续取走,办卡人再也联系不上。
案例四:勾结银行员工盗储户存款近亿元
去年,杭州某商业银行的一名储户在查询自己银行账户时发现,自己户头上的钱不见了。他随即向银行方面投诉,而银行查询后发现,储户存入的钱,当时便转入另外一个账户内。据受害储户回忆,去存钱时遇到推销。推销者说如果存款存入某家银行,利息会高出不少,而超出的那部分利息,银行会直接付给储户。
杭州警方很快查明,这是以邱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和银行内部人员勾结,打着高利息的名义,骗取存款。这伙人买通银行内部人员,当那些储户来到柜台存钱时,柜台人员给储户一张存单,而当这些人存入钱后,工作人员直接把钱存入后转到嫌疑人的账户上,案件共涉及9505万元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