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石上的刻字有些还清晰可辨,囊括二三十个姓氏
东南网1月13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喻兰 田米 实习生 曾龙凤 文/图)寻访泉州清源古道,偶遇奇特民宅——前日下午,泉州人谢先生和朋友本打算去草邦水库附近的碗窑村游玩,却误入一片龙眼林,撞见一座石头厝,三四十平方米大小,竟是墓碑作墙,多为清时坟茔。
谢先生把自己的奇遇和古厝的照片传上网,网友围观,纷纷表示被吓到了。到底这么多墓碑是从哪儿来?又是谁建造的?海都记者昨日为您一探究竟。
寻迹:龙眼林深处的墓碑孤厝
昨日上午,海都记者驱车前往草邦水库。沿着武肃王陵墓旁的一条弯曲土路,穿过一片数百米深的龙眼林,再走一两百米左右,就看见了这栋孤零零的墓碑古厝。古厝大约四十平方米,从外观看,一眼就会被墙体四周的碑文吸引。
每块墓碑都有姓氏,“福田许氏祖塋”、“英林洪氏祖坟”、“筍江陈公墓”、“冠英林氏祖塋”……除了古厝的前壁,其他三面墙体均有墓碑石块,有些是完整的,有些在碑文字样上有切断痕迹。最长的墓碑石块约七八十厘米,宽约三四十厘米。
因为古厝内墙已涂上水泥白灰,是否还隐藏更多的墓碑石块,不得而知。仅从外墙上看,除去有些因年代久远模糊字迹和石块太高看不见碑文的,三面外墙大概有七八十块墓碑,包含二三十个不同姓氏,约三分之一碑文上有“清”字样。
壮着胆子,探秘古厝内部,黑漆漆一片。从地上的土坯可以看出,房子里曾经建有灶台,斑驳的白墙上隐约能看见有人用笔写下具有时代语言的字样和一些涂鸦。
除了前壁,另三面外墙都有墓碑石
来历:三四十年前生产队建的
是谁建造了这座墓碑古厝?这些墓碑又是从何而来?
带着疑问,海都记者开始找寻周边村民。在离古厝约200米远的龙眼林旁,有座安息堂,守了7年堂的73岁魏老伯讲述了其中的来龙去脉。
魏老伯是华大街道南浦社区的老居民。他说,这片龙眼林和这栋墓碑古厝都是南浦村生产队在三四十年前建的。
上世纪70年代左右,生产队在这里开荒种龙眼树,就考虑建座小房子供村民看龙眼林住。“这山上哪有石头啊,找不到石头,就找来了一些空坟的墓碑凑合着用了。”魏老伯说,当时十几个村民一边种龙眼林一边找石料,最后建成了这座“墓碑”古厝。龙眼成熟的季节,大家就三个三个轮流照看龙眼。“一个人住的确是害怕,都是几个一起来,吃住都在里面,房子旁边还种地瓜、蔬菜。”
魏老伯说,清源山的风水好,那时泉州各地,甚至周围县市的一些人经介绍把祖坟安在附近。后来因为开荒、种树等原因,许多祖坟牵走,墓碑被留下了,“后来龙眼也没人承包了,这房子有十几年没人住了”。
价值:时间不算久,可研究姓氏衍派
这些墓碑是何来历?又有什么文物价值呢?
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谭主任看了海都记者拍下的二十来件碑文后,鉴定这些墓碑大部分是清代的,数量较多,不具备太大文物价值,但如果能发现一些特殊姓氏或是名人墓碑,则有一定文物价值,能反映古泉州的历史和人文。
比如这块“浔海粘氏”的墓碑,粘字用作姓氏时读nián,其族谱第一代为金朝之开国大将完颜粘翰,尔后其子孙由河南迁山东,再从山东到福建泉州,现在泉州也还有不少后人,分布在晋江、西街、浮桥等地。这块“辽东大清诰受指挥”的墓碑,“指挥”是清朝的军职名称,可以看出墓主人是一个受命来泉州驻守的军人。
谭主任说,从墓碑上的姓氏和郡望堂号可以了解中原人南迁的历史,研究姓氏衍派,如清河张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吴兴姚氏等。在这座古厝中就发现了“太原王氏”和“陇西李氏”。
王先生是名收藏、研究墓志铭多年的爱好者。他指出,碑文上除了丰富的姓氏外,还有武官等封赠荣誉。“锦江林氏”指的是现今石狮蚶江锦江村,“螺阳李氏”就是现在的惠安螺阳了,还有满族人辽东邰氏,“晋邑痒生”说的是晋江县的一个秀才。“院山”是指南安丰州,多为黄氏。
部门:近日将让工作人员摸查
谭主任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太讲究封建迷信,但挖墓碑作墙的行为毕竟是破坏行为,只能说这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
据王先生介绍,他还曾在泉州发现一些民房用墓碑做厕所、猪圈、水利设施的现象。在南安霞美镇一菜园里,王先生甚至发现了一块“大观戊子年宋郑知禄造”的北宋墓砖铭文,距今近千年,但用墓碑建房,他还是第一次见。另据网友@1059阳啊介绍,在泉州市区东门仁风村(靠近东岳山一带)民居也常有类似的,但大都用来建猪圈、厨房等附属建筑物,县后街彩笔巷通往公安局后门处有条小路都是用墓碑石铺就。
丰泽区文广新局的郑副局长得知谢先生的发现很感兴趣,“清源古道的确曾发现用古墓、古碑铺路的,但是这么多古代墓碑集中在一座房子上确实少见”。郑副局长表示,在石狮蚶江曾发现过这样的墓碑房,但是这些墓碑是否具有文物价值,还需要现场考证,近日将会让工作人员前往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