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民生> 城事要闻 > 正文

泉州清源山酝酿限制机动车上山 谋划新交通模式

2015-01-23 07:39:39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每到节假日,许多市民驾车上清源山游玩。

每逢节假日,数以千计的车辆涌上清源山,大量的汽车尾气可能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怎么办?记者昨日获悉,去年开始,清源山景区管委会已在酝酿限制机动车上山,谋划景区区域(主景区—九日山、主景区—灵山圣墓)之间全新的交通模式——大型环保车辆接送旅客上山。

□早报记者 林福龙 黄墩良 王盼琛 文/图

现状

一个夏日周末 近万车次上山

一边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一边是无序上山的机动车,两者的矛盾日益激化。

“保守估计,夏天周末一天时间,在山上跑的车辆达四五千车次,这给清源山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据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景区齐云路作为机动车唯一上山通道,工作人员下班后,骑自行车上山有之,开机动车直抵南台岩泡茶数量更多,加上步行的人流,几种交通形式混杂,“大量的人车混行在只有五六米宽的齐云路上,险象环生”。

担忧

大量汽车上山 考验景区生态

“这么大量的汽车上山,对景区的生态环境是个大的考验。”面对日益增加的上山车流,景区相关负责人提出这样的担忧。

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寻找的是一种生态型的生活方式,“呼吸清新空气,回归自然,与这么多车为伍上山,吸的则是汽车尾气,十分不健康。”

“路这么窄,急弯又多,不熟悉路况的新手上山,更是让人提心吊胆。”经常步行上山的市民王先生说,之前天湖周边改造前,人满为患,车子随意进出,“改造后,设了生态公厕,严格限制车辆入内,环境也变好了,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