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墓志铭
近日安溪金谷镇汤内村一村民在建房时,挖掘机挖到一个古墓,经考古人员研究发现,墓主是清代一官员,极可能是清代名臣李光地的二弟李光墩。由于该墓在早期被盗,除了几块墓志铭残片,未能找到能证明墓主身份的实物。
□早报记者 罗剑生 林书修 通讯员 赵继超 文/图
墓志铭残片有“云南司”字样
该古墓位于汤内村龟山角落一户村民屋后,20日,该村民在扩建房屋时挖到了这个古墓,赶紧停止施工,向镇政府报告。安溪县文管办和泉州市考古队相关人员相继赶到现场,考古人员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糖水灰结构的单室墓,规模较小,经过测量,外长3.3米,宽1.35米,高1.45米。墓墙上还有一个盗洞,泥浆灌满了墓室,棺椁严重受损,几乎荡然无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考古发掘,墓室终于被清理干净,除了找到几块残缺不全的墓志铭外,没有找到其他陪葬品。墓志铭残片上依稀有“云南司”、“正五品”等字样,说明墓主是级别不低的官员。
“湖头李光墩后裔一直在寻找其先祖墓地,李氏族谱也记载李光墩死后葬在金谷,就是一直没有找到。”安溪县文管办主任易曙峰告诉记者,棺木刷红漆,还刻龙纹并描金,结合墓志铭残片的文字来看,墓主官居正五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另外,这个地点也与湖头李氏族谱记载相吻合,很可能就是李光墩的墓地。可惜该墓可能在民国之前就被盗过,墓主身份有待进一步确认。
得知疑似李光墩的墓葬被发现后,当天李光墩的后代纷纷从湖头镇赶到墓葬地,关注考古发掘的进展。
发掘现场
早年李光墩墓葬就在这一带
据湖头李氏族谱记载,李光墩是清朝著名清官、理学名臣李光地的第二个弟弟,湖头二衙的主人,虽然地位不及兄长李光地,但也官居五品,任户部陕西司主事,赐中大夫,例赠荣禄大夫,封翰林院庶吉士。近300年来,李光墩的后代已繁衍到第13代,主要集中在湖头镇湖三村。
今年70岁的李大庭是李光墩的第9代后人,他说他们判断这里就是祖先李光墩墓葬的依据,不仅有族谱记载,也有他们脑海中的记忆。“以前我的父亲,还有族亲每年都来这里扫墓。我40岁的时候也来过一次,那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来时墓碑已经被毁了。”
据金谷镇的老村民们介绍,他们也知道这座古墓。村民李金木说:“我记得早年那里还有两根望柱,里面一定有墓,那是显而易见的。但当时没人管,湖头的人也来找过一次。”
自上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在墓前建起房子,这座古墓也被覆盖了。但是李光墩的后人说,他们几十年来都没有停止找寻先人墓葬。这座古墓是不是李光墩的墓葬,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墓室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