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黄尧舜依然在为村民和游客义务摆渡。 泉州晚报讯 他自制竹排和撑杆,23年来与风雨做伴,为来往耕种的村民义务摆渡;他不顾自身安危,纵身跳入寒冷的溪水中救起3名落水女子;他不计个人利益,为“美丽乡村”建设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日,永春县一都镇三岭村63岁的村民黄尧舜被评为“第四届泉州市道德模范”。此外,他也曾获评全国“好人榜”好人、福建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泉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自制竹筏义务摆渡 初见黄尧舜,黝黑的皮肤,脸上挂着农民特有的朴实笑容,待人热情。 黄尧舜的家门口,有一条小溪,叫做土潭岭溪,是晋江流域西溪的支流。在小溪的右侧,只有黄尧舜一家,其他100多名村民住在溪对岸,而不少村民的农田则在尧舜家附近。然而,这条平日里并不深的溪水,一遇雨天便会暴涨,最深达10多米。苦于没桥,如何渡溪耕种成了村民们头疼的问题。 村民苦恼的表情,黄尧舜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独自上山砍毛竹,自制了一条宽1.5米、长8米的简易竹筏。从此以后,他便自愿当起了三岭村的“义务竹筏工”。那年他38岁,只要村民有需要,唤一声“尧舜”,他便会放下手上的活赶过来。尽管渡过小溪只需近两分钟,但如果没有黄尧舜的竹筏,村民要过溪还得绕一公里多的路。“因为他们以前在我苦难的时候都帮助我,我不能忘记他们,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曾有村里人给黄尧舜算了一笔账,他义务摆渡23年,一次摆渡来回5分钟,一天10次,一年就有近304个小时,23年就无私奉献了近7000个小时,实际上这个数字还远远不止。他的事迹感动了村民,有人便将此编为山歌赞美他。 寒冬下水救起3人 2004年12月,一阵急促的“救命”声打破了三岭村宁静的午后。 “我那天刚好没有下田干农活,在家门口忽然听到了有女人发出的呼救声。”黄尧舜听到求救声从溪中传过来,循声望去,3名女子正在溪中拼命挣扎。当时水深近2米,一名女子已经被冲到了靠近下游的水库边,危在旦夕,另外2人的情况也很危急。 黄尧舜立即撑起竹筏赶去,随后跳入水中救起被冲到水库边的女子。时值冬季,溪水冰冷,高涨的溪水也几乎将他整个人淹没,但黄尧舜并没有因此停下救人的速度。将第一名女子救上竹筏后,他又爬上竹筏向另外2名女子划去,很快用竹竿将她们一一拉上岸。 事后他得知,这三名女子当天相约通过土潭岭溪到村里捡木材,上午上游的水电站蓄水,溪水面并不高,三人刚好可以直接通过。而傍晚三人返回走到溪中央时,恰逢水电站放水发电,于是三人便被湍急的溪水冲走。 获救的女子曾多次到黄尧舜家登门拜谢。被问起救人前有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安危,黄舜尧摇摇头,“救人紧急,心里也不觉得怕,毕竟那是三条鲜活的生命。” 为美丽乡村默默奉献 2013年,当地政府在土潭岭溪上建起了桥梁,方便村民过往。在厦门工作的大儿子想让黄尧舜搬到城里去住,但是他拒绝了。他说,已经过了大半辈子了,还是习惯住在这里,偶尔帮村民们做点事觉得很快乐。在他有生之年,只要村民们需要过溪,唤一声“尧舜”,他还是会继续为村民摆渡。 近几年,三岭村被评为“美丽乡村”,63岁的黄尧舜又找到了新的“工作”,为游客和村民摆渡,参观三岭村的美丽风景,默默地为家乡的建设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