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童练功
□早报记者 麦彬彬 戴晓晖 文/图
住寺院、吃素食,早起、晨练、参禅打坐、诵经礼佛,汉服唐装,诵读国学经典……在最活泼的年纪里,这群四五岁的小朋友“定”住了。他们还不懂什么是克己复礼,却礼数周到。
近日,泉州九日山延福寺一群“呆萌小和尚”经本社泉州晚报报道后迅速走红网络。那么,这些被誉为“萌出血”、“萌翻了”的“小和尚”,是哪儿来的?延福寺里的独特教育将给他们带来什么?早报记者走入延福书院,见证这群“小和尚”不一样的童年和青春。
书院老师 教小书童国学禅学
“小和尚?”延福书院的老师陈登峰笑了,“他们不是和尚,只是延福书院的小书童。穿的是唐装汉服,并非僧服。”
2014年9月份,延福寺创办了延福书院,共有童蒙养正班和国学武术班两个班级。童蒙养正班的学生有16个,最小的只有两周岁,最大的也就6周岁;而国学武术班只有3个学生,十四五岁。这些书童,有的是泉州本地人,有的来自福州,有的则来自浙江、江西、山西等省。
书院为这些书童开设了《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国学课程以及部分佛门经文,此外,他们每天早晚都跟随寺院的武僧师父练习武术,浇水种菜,学习农耕。
“佛教也是一种教育,侧重对人性根本的教育。我们办书院教国学、禅学的目的在于建立孩子的道德体系,培养他们的德行品行孝道,让他们明白善恶是非,为人,为仁。”延福寺理耀师父介绍,寺院清净,文化底蕴深厚,在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互相检查背诵书经
寺院师父 慈悲办学不收费用
这么好的教育,你能想象它是免费的吗?没错,它就是免费的。
理耀师父介绍,寺院接受十方供养,书院教育其实是寺院回报社会的做法。“我们开班办学的目的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并非盈利,目前,两个班级全部免费。”除了不收学费之外,延福寺还为这群书童免费提供衣服、三餐、住宿等。考虑到寺院的经济承受能力,理耀师父表示,暂时不会轻易扩大书院规模。
“师父慈悲办学,我们公益教学。”陈登峰说,一听到理耀师父有心办学,原在惠安明德小学教学的他,与几个同事便一起到延福书院免费授课。他介绍,目前延福书院的五位老师几乎都是明德小学的老师,他们大多当过中学老师。“除了教国学之外,有的老师也会教孩子英语和数学,我们的教育也是比较系统全面的。”
陈登峰介绍,在延福书院结束学业之后,孩子父母可自愿决定是送孩子去体制内学校上学,还是选择到更高一级的国学学校。
陪读妈妈 国学教育让叛逆儿变懂事
前来看望自己的奶奶要回去了。送别时,14岁的小许双手合十,向奶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他学习国学的第四个年头。
小许母亲林妈妈欣慰地笑了,“小许之前颇为叛逆,学习四年国学没有白费,如今他懂事多了,待人礼数也很周全。现在他很喜欢这里的生活。”
来自江西的任燕现在是童蒙养正班16个孩子的妈妈,她负责照看孩子的生活起居。“我的两个儿子都在这班上,以前我带一个孩子都十分头疼,现在我一个人带他们16个都绰绰有余。国学让他们懂礼仪,禅学给了他们定力,武术又让他们强身健体,我相信延福书院的教育会给他们一段不一样的经历,会给他们一样美好的未来。”
任燕说,延福书院倡导言传身教、亲子共成长,老师和家长会时常举行共修会,对传统国学的教授方式、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讨论,周日家长则会带领孩子到九日山风景区上户外劳动感恩课。
练功完排队回学堂
小小书童
告别手机电视 “玩”时打拳浇花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在老师的带领下,童蒙养正班的16位小书童身着汉服,盘腿坐在坐垫,一手按住经书,一手指着经文,逐字逐句,口中念念有词。
坐在第一排的小开心,今年才两周岁,她是童蒙养正班里最小的书童。经书里方方正正的字,或许她还不认识,但她的手指却跟着老师的诵经声滑动,一字一句,一点都不马虎。正在学说话的她,很多言语都表达不清,凑近了才能听到她咿呀咿呀的诵读声。
下课了,室外阳光明媚,小家伙们跟着武僧师父,出拳、收拳,踢腿、劈腿,他们一边练习武术,一边“嘿哈嘿哈”大声叫喊,节奏感十足。
书院内,没有电视,没有游戏机,没有手机,只有经典书籍。“想玩了,就跟师父到这儿打打拳,或者到后面的菜园里浇水。”
问孩子们喜不喜欢寺院里的生活,他们点点头,露出甜甜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