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股权,成功化解欠薪纠纷 东南网1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近日,一些工人代表给泉州市鲤城区海滨街道办事处送上了锦旗,感谢街道办的“做主”让被欠薪又将面临失业的120名员工“焕发新生”。 原来,去年5月底,泉州市超维义齿配置有限公司老板欠下120名员工的80余万元工资无力偿还,宣布公司破产。街道办牵头,让工人将债权转为股权,齐齐当上公司股东。企业恢复运行,被欠薪的工人获得了比之前工资更高的收益。 去年5月底,泉州市超维义齿配置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黄某以私人名义在外欠下一屁股债,导致无力偿还债务,拖欠了工人工资。债权人与不明身份人士到公司讨债并搬走部分机器设备,公司内人心惶惶,工人们害怕拿不到工资。在公司的生死存亡之际,海滨街道办事处紧急介入,提出了新的应急经营模式,把欠的钱转换成公司的股份,属于该公司每一名被欠薪的员工。 接下来几个月,公司运行良好。这次股权置换救活了工厂,120名工人全入股,当家做主。“没想到街道办的介入,让工厂发生了大逆转!我们现在的收入比以前更高了。”原公司厂长、现为公司总经理的黄高明说。 海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少淋告诉记者,之前也曾遇到类似情况,一般都是封存财产,然后进行拍卖,所得的款项用来偿还员工的工资,但员工往往只能拿到一点点赔偿,无法领到应得的全部工资。了解完该公司的运营状况后,街道没有走原本的流程。因为生产义齿(假牙)属于特种行业,该公司在我省算是龙头企业,企业员工均是该行业专业人才。按照之前的劳资赔偿惯例把公司里的设备拍卖,如遇到不识货的人只能当作废铜烂铁,该公司员工工资最低也有4000多元,拍卖机器所得远远不够偿还工资。 “如果将欠薪的员工全部入股,平复工人的情绪,想必是一种可行的办法。”陈少淋说,随后街道创造性地提出了“债转股”设想,将债权转化为股权给所有员工,确保公司能正常运行,并承诺给予支持。 刚开始员工们还有点抵触情绪,害怕经营不善导致血本无归,经过多次做思想工作,被欠薪的员工们终于同意了,并与原先的法定代表人黄某签订了“债转股”的合同。 “整个流程下来用了半个月,这也是泉州市因劳资纠纷引发股权转让的首例成功案例,为今后相关部门处理欠薪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借鉴。”海滨街道办事处书记潘永生说。 |
- 2015-01-26泉州组织拉网式走访检查 严密监控企业工资支付动态
- 2015-01-24网上拍卖厂房宿舍楼 石狮393名工人领到被拖欠工资
- 2015-01-24完善征信系统 去年泉州20家严重欠薪企业被“拉黑”
- 2015-01-23泉州去年追发工资1.6亿元 81个案件移送司法机关
- 2015-01-17转让债权垫付工资 德化县95名工人顺利领到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