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一方红纸万种风情 探访南安刻纸大师王培元

2015-02-05 16:43:12 罗江丽 李想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刻纸:一方红纸 万种风情

东南网2月5日讯(南安商报记者 罗江丽 见习记者 李想 文/图)泉州刻纸在中国的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作为剪纸艺术的一个分支,刻纸技术要求更高,技法也更为苛刻,千刻不落,万剪不断。在南安,同样活跃着不少刻纸大师。

先用铅笔在纸上描下几座山、几处花、几只鸟的图案,然后沿着密密麻麻的细线镂刻,慢慢地,纸上就跃然出现了泉州十八景之一的仙公山,这是采访当天记者看到的场景。数张红纸,一把刻刀,一段记忆……在南安,说到刻纸艺术,大家便会联想到王培元,这个游遍祖国山河大地的刻纸大师,将他毕生所爱发挥得淋漓尽致,用一把刻刀刻出了他颇具传奇的一生。

层层镌刻 大千世界入画来

在一个温暖和煦的下午,顺着村民指引的方向,走过蜿蜒的村道,记者来到了霞美镇仙河村新罗文体中心,这也是记者与刻纸大师王培元约定的地点。知道记者此行目的,这位步履蹒跚的古稀老人,早早地背上画板在此守候。

之所以约在新罗文体中心,是因为这里汇聚了王培元数十年来的刻纸作品。这不,在简单寒暄几句后,王培元掏出钥匙,打开了新罗文体中心的一扇房门,不紧不慢地说:“这里原是村里废弃的小学,经过简单修缮后,我们把它用来展示各类刻纸作品。”

“金陵十二钗”、“四美图”、“天女散花”、“嫦娥奔月”、“八仙过海”……在这间看上去极为简陋的小屋里,竟然悬挂着百余幅刻纸作品,点缀出满屋子的喜气。这其中有些是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有些则是近期才完成的。“真是大千世界尽收眼底。”记者一进屋就啧啧称奇,这让历经沧桑的王老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在这个喜气洋洋的屋子里,他开始跟记者细数起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

“屋子正中的这四个大字‘福禄寿禧’都是由100个小字组成的,每个小字的字体都不一样,有楷书、行书、篆书、隶书等。”王老得意地介绍说,每个字都要刻上两三天,在刻纸艺术上堪称一绝。在小屋左侧,几幅颜色艳丽的神话人物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王老介绍,这些作品均完成于上世纪70年代,是采用透色刻纸手法创作的。这些人物刻画极为精细,体态婀娜多姿,让人过目不忘。

若要问王老至今为止最为得意的作品是哪一幅?小屋正中的巨幅长卷“金陵十二钗”便是最好的答案。“这幅作品我用了半个月来镂刻,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王培元笑言,当时精力还比较旺盛,现在若要再刻这样的长卷真是有心无力了。

年代久远,每幅作品依然保留有它最原始的色彩,这想必就是透色刻纸的魅力。“透色刻纸是把绘画好的图案勾线剪刻,然后把彩纸附在第一层刻好的纸后,刻掉不需要上色的地方,留住需要的色彩。”王老边说边拿出一幅仙公山半成品演示给记者看。据王老介绍,透色刻纸工艺更为繁复,制作一幅作品少则几天,多则月余,而且要一刀无误,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再加上透色刻纸一次性会采用15张纸同刻,线条疏密不一,有些线条甚至只有1毫米,不仅考验刻工,更考验手艺人的耐性。

“刻纸是剪纸艺术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也饱含了生活情趣。”王老对刻纸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如此复杂的刻纸艺术现在已经鲜有人会了,若就此断层,王老觉得十分可惜。

被誉“纸痴” 50年刻出千幅作品

自1990年提前退休后,王培元便赋闲在家,含饴弄孙之余,最大的乐趣便是刻纸。“原以为退休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专注刻纸,只可惜岁月不饶人。”王老感慨自己的精力与体力明显大不如前。

说起来,王氏刻纸并非世代传承。王培元的父亲王家碖是一名木匠师傅,在霞美一带小有名气,为人豪爽,交友甚广。在王培元的记忆中,儿时家中常有父亲的朋友前来拜访。“当时有个颇通刻纸艺术的风水先生来我家,一连几个月都住在我家。”王老回忆说,机缘巧合下,父亲就跟着风水先生学起了刻纸艺术。当时,对于木匠出身的父亲来说,刻纸艺术学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很快地,就出现了王氏刻纸。

据王培元介绍,父亲刚开始学习刻纸时也只是兴趣使然,后来居然还能贴补家用。“自古以来,闽南地区都有贴门签的习俗。逢年过节时,父亲便会刻些门签去卖。”王培元说,那时的仙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用过父亲刻的门签。

或许是天性使然,王培元孩提时便对刻纸有着极大兴趣。从8岁开始,当别的孩子还在玩泥巴时,王培元便拿起刻刀与父亲学习如何驾驭那张薄薄的纸。“小孩子都贪玩,我们在外面玩的时候他都待在家里刻纸。”王培元多年的好友王振磅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里,王培元就是一个“纸痴”,从8岁那年拿起刻刀后就从未放下。

“我没有父亲的木雕功底,也不会画画,一开始学的时候真的很难。”王老回忆说,小学时没上过画画课,父亲也不懂得教,所以他只能照着书本,从模仿开始。直到1955年,15岁的王培元小学毕业后没能考上初中,便待在家中跟随父亲系统地学习刻纸,而这一待就是整整五年。“那五年里我跟着父亲剪门签、糊纸人,然后在春节、七夕时拿出去卖。”王老开心地说,当时一个七夕可以卖出四五十个纸人,收入颇丰。

“剪纸只是一个爱好,赚不了多少钱,更养不了家。”5年后,20岁的王培元面临着成家立业。他直言不讳,找份稳定的工作,有份收入才是当务之急。后来,王培元放弃了刻纸生涯转而去泉州农业专科学校学习。1965年,25岁的王培元被分配到南平市建瓯一家活塞厂当工人。

随着阅历的增长,王培元的刻纸愈发显得内敛、圆润、精细而又不乏张力,在省内也小有名气,《贯彻十大精神》、《乘胜前进》等不少作品纷纷见诸报端。工作之余的王培元把自己植根于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中,自学书法、国画、根雕……学什么像什么,而诸如天女散花、嫦娥奔月这些作品也是在当时完成的,怎一个“牛”字了得。

王培元正在刻泉州十八景之一《仙公观日》。

传承技艺 有生之年想培养几位刻纸人

“培元不仅刻纸作品令人惊叹,根雕、脸谱、绘画、书法等也是自学成才,天赋异禀。”王振磅边说边拿出了王培元在建瓯工作时的根雕作品照片让记者欣赏,其中大部分作品都已经“名花有主”了。

当然,与天赋异禀相伴相生的还有勤奋。“1975年为了赶一幅作品,我五天五夜没合眼才把它完成。不过现在老喽,不行了。”王老说,年轻时仗着体力好,没少干过熬夜刻纸的事。现在眼睛不行,精神也不好,作品线条都比较粗,以前一两天可以完成的作品,现在要四五天才能完成。

200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中风让王老几乎丧命,然而他却一心念着刻纸艺术无法传承。“当时培元几乎都不能生活自理了,精神也一度萎靡不振。”好友王振磅和王温陵知道王老的心愿后便开始筹划着为他的作品找个栖息地。

“如此精美绝伦的作品都堆在家里像什么话,展出来才能体现价值。”王温陵说,后来他们便把闲置的新罗小学简单修缮后建起了剪纸馆、脸谱馆、书画馆等多个展馆,用以展出王培元各个时期的各类作品。

说来也奇怪,自从这个展馆办起来后,王老的身体一日日复原,从卧床不起到能够下地走路。家人和好友将这些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心里有了念想支撑,身体不好也不行啊。”王老感慨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刻纸救了他一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每天都是凌晨三四点起床刻纸,直到早上七八点。”王老说,然后下午继续刻,一刻又是三四个小时。在王老看来,展馆是办起来了,可是刻纸如何传承下去却一直困扰着他。“我要把著名的泉州十八景也刻出来。”王老说,每个景点最少要20多个小时才能完成。如今已经完成15景了,就剩仙公山、蔡氏古民居、岱仙瀑布这三景。

“我的大儿子虽然会剪纸,但也只是略知皮毛,小儿子就更不感兴趣了。”这位孤独的刻纸大师告诉记者,他希望今后能和学校合作,每周可以开设剪纸课,培养孩子的兴趣,在有生之年能培养出几个刻纸人,或许这能让濒临灭绝的刻纸艺术继续传承。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