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晋江19岁的摩托车修理工颜加荣发起成立“爱心一族”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作为扎根农村的慈善组织,他和他的志愿者伙伴们,顶着诸多误解和阻力,克服种种困难,至今已帮助近2000人,慈善足迹遍布福建、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等多个省市—— 草根慈善:行走在铺满鲜花和荆棘的路上
颜加荣和许许多多民间爱心人士,坚定地走在慈善的路上。
核心提示
这几天贵州山区好像又降温了,冰天雪地的,有几户人家漏风的房子修补了吗?放寒假了,孩子们在做什么呢?上次带去的鞋子、外套等过冬物资,他们会喜欢吗?……
2000公里外的泉州,有个人一直在记挂着那里,这个人就是颜加荣。如今看天气预报,他都会特别留意贵州。
自从两年来四进贵州,他和他的“爱心一族”,已经与贵州黎平山区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而他与慈善结缘更早,从19岁起,不是成功企业家,也不是“富二代”,那时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摩托车修理工。
15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慈善土壤并不肥沃的乡村,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草根慈善的精神。
农村青年踏足慈善
在晋江安海镇西垵村,路边一栋普通的5层民房的一楼,门口挂着两块大牌匾,让它与周围的民房相比,显得如此不一样。牌匾上分别写着:晋江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安海联络点、安海青年志愿者协会联络点和晋江市共青团青年志愿者“爱心一族”支部委员会。这是“爱心一族”租赁的办公场所,说是办公场所,确切地说是联络站和物资仓库。
“爱心一族”的组织者叫颜家荣,出生于1980年。初中还没毕业的他便辍学了,为了让他能有个一技之长傍身,父母让他学修摩托车。18岁那年,他出来单干,在家附近开了家摩托车维修店。父母期望他像许多普普通通的农村青年那样,守着小店,早早结婚生子,安稳地过日子。
然而,19岁那年,偶然中接触到志愿者和慈善,让他的生活和人生,开始“偏离”了父母期望的轨道。那时,摩托车店旁边开设了一家育婴院,收留了100多个孤儿,泉州及晋江特教学校的老师及一些热心人士经常会来看望孩子们,为他们带来一些物资,陪他们玩。最初,店里没事,他走进去看热闹,没想到,这一进去就走了15年。
帮助人时产生的满足和快乐,是他以往的人生所没有过的体验,原本空虚的生活变得充实,混沌迷惘的未来突然清晰了,他明白了自己的方向在哪里。
快过年了,一份份承载爱心的物资经由“爱心一族”的手送出。
痴迷慈善成立组织
上世纪90年代,民间慈善已在侨乡大地萌芽,然而都是零零散散的,以自发为主,缺乏组织。见陆陆续续有人来育婴院看望孩子们,颜加荣产生了将这些志愿者聚拢、组织到一起,将星星之火烧旺,以更好地温暖他人。
1999年,他发起成立“爱心一族”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为晋江最早的民间慈善组织之一。一帮对社会充满热情的人在一起,经常组织活动,看望慰问孤儿、鳏寡老人,帮助失学儿童,倡导环保……然而,慈善组织这一新兴事物,在当时并不为大家所理解,尤其是在农村,许多人不知道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到底在做什么图什么。
俗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许多人都认为应该行有余力再去帮助别人,特别是身处创业氛围如火如荼的晋江,大家都忙着为事业打拼,在很多人眼中颜加荣实在“不务正业”,“车也不修,店开着,人不知道去哪里了,整天做一些有的没的。”父母也跟其他人一样,无法理解他的行为,多番苦口婆心劝阻,希望他能先专心工作,以后有余力再去帮助别人。
身边人对他的“偏见”,甚至影响到他的婚姻大事,他直到29岁“高龄”才成家,如今女儿才6岁。
被人笑傻,向人募集物资和钱物被泼冷水……这些都没有吓退颜加荣,他仍然坚持做着家人和周边人无法理解的事情,非常痴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别人一找我,一知道有人很困难,需要帮助,我就受不了。”不善言辞的颜加荣这样解释自己对慈善的痴迷。
“爱心一族”的足迹已遍布多个省市。
热情易逝难坚持
方老师加入“爱心一族”已有7年,算是如今比较“元老”了。在还没加入“爱心一族”之前,她都是“单打独斗”做慈善,渐渐地她发现,有些事单凭一人的力量,很难完成,她需要找一个组织、依靠集体的力量,偶然的机会她加入“爱心一族”。
而李天祥则是一年前慕名找到颜加荣,正式加入“爱心一族”。李天祥说,早就听说了颜加荣和他的“爱心一族”,“自己接触才知道,能坚持真的很难,何况十几年,真的非常不容易。”做生意的李天祥,时间比较灵活,加之对慈善有兴趣,一加入便成为“爱心一族”的骨干之一。
最初,“爱心一族”的成员多达300多人,后来或增或减,人数一直较多。直至2012年,晋江市举行了志愿者培训班,出台政策鼓励各乡镇(街道)成立志愿者组织,“爱心一族”不少骨干都发散出去,在各自所在的乡镇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如今,还稳定活跃的成员,约有40多人。
除了不被支持、理解,令不少志愿者难以坚持下去的还有现实因素。虽然说做慈善不是有钱才能做,可是真正具体操作起来,桩桩件件都需要钱。有些时候组织志愿者活动,除了帮助弱势群体所需的物资,志愿者往返的车费、食宿等费用都需要志愿者自己解决,因此,许多人凭借一时的热情踏进来,却无法坚持下去。
颜加荣原本家境就一般,且因为投入过多的时间在慈善上,事业上一直没有很大起色,收入不高,又要陆陆续续“砸”进看不见底的慈善里,也因此,家人意见颇大。
敬老院、孤儿院等是“爱心一族”经常出入的地方。
不问值不值得 温暖自在人心
“你之前到处奔波,帮人筹集上大学的费用,人家毕业了,碰到你连个招呼都不打,值得吗?”颜加荣和他的队友们,经常被问值不值。对于这些话,他们听完总是笑笑就算了,他们从不问自己值不值。
8年来,在晋江龙湖的小灵(化名)眼中,颜加荣一直是个贴心的大哥、好友。小灵母亲早逝,家境十分困难,她品学兼优,在晋江养正中学就读高一时,小灵的班主任找到颜加荣,希望能帮帮她。自此,小灵的事都成了他和“爱心一族”的事,小灵碰到什么困难,她不用说,他们都为她想到了。
高三那年,因为父亲患上大肠癌,家里没人照顾,也没有收入,小灵只得辍学在家照顾父亲。颜加荣等人帮忙发动捐款为他父亲动手术;帮忙联系养正中学,学校破例同意让她重回校园,并免除了她所有学杂费;她考上大学后,又四处为她筹集了三万多元学费;她上学期间,经常去看望她父亲,逢年过节都会带去米、油等。2014年夏天,小灵大学即将毕业,毕业前,他到厦门小灵的学校,跟她商量毕业后的打算,为她介绍实习单位、联系工作……
小灵家的房子早已破旧不堪,台风一来就这边倒一点,那边塌一块,下雨就四处漏雨,父亲只能住在没有漏雨的客厅。“之前她都住宿舍,毕业了,回家没地方住也不行啊。”去年7月,颜加荣、方爱姬等人又四处筹集了1万多元,先帮她盖了间简易房,让她起码有个睡觉的地方。
“只要他能想到的,他都尽量想办法帮我做。”小灵坦言,最初她对各处涌来的志愿者,有些抗拒,心理压力很大,但这么多年来,颜加荣从未让她感受到压力,“他就像朋友一样对待我,从没有居高临下、怜悯、施舍等令人不舒服的感觉,一直很安静、很自然地关心我们。”小灵在校期间,颜加荣等人经常去看望小灵的父亲,他不会特地打电话给他们,说要过去,如果去了发现家里没人,他就跟邻居借个凳子,翻过竹篱笆,把东西放下就走,事后再跟小灵说。
因为颜加荣的关系,方爱姬也加入到帮助小灵一家的行动中。小灵说,有一次,方爱姬和其他志愿者去看望慰问小灵的爸爸,一进她家中,见到有些脏衣服放在桶里还没洗,方爱姬毫不犹豫立刻拿出去,事后,小灵从爸爸的口中得知这件事,“真的很难想象,她真的很有心,我觉得特别感动。”
贵州弄团小学的孩子们收到新衣服后,兴奋地与颜加荣合影。
一年三访贵州贫困山区
2013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颜加荣与“泉州真情在线”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一起到贵州黎平县。在那里,他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特别是认识了长年做慈善并常驻贵州的潘少平,潘老师给了他深深的感动。
回来之后,贵州孩子们生活的点滴便一直在他眼前挥之不去。入冬了,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很多还穿不上鞋子,在结冰的寒冬,只能穿着拖鞋;他们住在四面透风的木屋里,粗茶淡饭,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肉……他与队里其他成员商议后决定,开始援助贵州山区里的孩子。
2014年8月间,他与方爱姬、李天祥连续两次深入贵州黎平、从江等山区,走访贫困生,带去了近千册的图书,为三所小学建立起图书阅览室。12月19日,经他引荐,晋江市子江中学领导跟着他,再次奔赴贵州,捐建黎平县肇兴县华腊村子江希望小学,并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鞋子、衣服等过冬物资。
“泉州有困难的人你还帮助不完,跑贵州那么远干什么?谁知道你做了什么事?”得知他几次入滇,身边又开始有人站出来反对了。颜加荣和他的团队说,我们帮助别人,不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不是为了出名,只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自己更心安一些。
他甚至打算像潘少平一样,今后常驻贵州,不过,他的想法潘少平并不赞同,“他父亲身体也不好,孩子又小,而且还得承担一家人的生计,像我这样全职做志愿者常驻这里,我觉得太难了。”潘少平说。
期待理解更期待支持
15年来,对颜加荣来说,好像一直行走在铺满鲜花和荆棘的路上,对他来说,鲜花和掌声可以没有,但他希望荆棘能少一些。
有时,一句感谢,一个淳朴的行为,就足够他们高兴很久。有一个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考上大学后,颜加荣和其他队友,经过努力,帮她筹集了学费。女孩的奶奶非常感激他,最初以为他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拿着一只鸭子到镇政府,想感谢他,却找不到人。后来,经到处打听,才得知他家的地址,拿了一些土鸡蛋硬是留下来。另外一个他帮忙筹集大学学费的女孩,毕业后,拿着第一个月的工资,为颜加荣的女儿买了一身衣服,虽然都太小了不能穿,但是颜加荣仍觉得非常高兴。儿子平时“不务正业”,没想到这么多人肯定他,慢慢地,家人终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阻挠他。
如今,他筹款或找人募捐,一般都通过短信。因为,附近的企业家及认识的人,他都已经找过数次了。担心太过频繁会惹人厌烦,对慈善无益,他如今碰到需要“化缘”的时候,就先发个短信给可能捐款的“目标人群”,如果人家有回信息,就继续争取,否则只能下次再来,“晚上经常睡不着,想着去哪里募集钱,才能帮助到别人。”
“即便不支持,理解也就足够了。”颜加荣笑得有些苦涩。至今,慈善这一事物在他身处的乡村,仍不被广泛接受,他有时不免有些许的寂寞和无奈。
不过,对他来说,最难的十几年都过去了,他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这条路他还会坚定地走下去。
□本报记者 黄宝阳 王金沛 陈士奇/文 陈晓东/图
|